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拆?罚?补?——盘点违规高尔夫球场被曝光后命运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04 07:19: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交完罚款继续营业

鹿泉的高尔夫球场在国土资源部督办下终于被封,但更多的高尔夫球场仍在和公众“躲猫猫”。

在北京,毗邻鸟巢,圈地2700亩的“清河湾高尔夫球场”建于2006年,2008年正式开业。但是早在2004年1月,国务院就叫停了高尔夫球场的用地审批。2009年6月,北京市发出的《关于开展查处宝兴等13个高尔夫球场用地问题的函》中,清河湾高尔夫球场就名列其中。

2011年4月,该球场被海淀区国土局调查并处以1700多万元的罚款。而据央视经济半小时2011年8月的报道,清河湾高尔夫球场在交纳罚金后一直在“正常”营业。

无独有偶。河南某高尔夫球场占地4200多亩,被当地国土部门开出了2957万元的“罚单”。开发商交了罚款后,作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城市名片”,球场至今仍然是“招牌”。

在开发商看来,交了罚款就等于“转正”了,而监管部门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违建的高尔夫球场常常反映着地方利益。在2010年国土资源部通报的8起案件中,有4起涉及违建高尔夫球场,其中地方政府违规占半,部分违规项目已得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

开放商与地方政府可能迎来的“双赢”成为禁令之下高尔夫球场仍遍地开花的主要原因。不少专家认为,一方面开发商从兴建高尔夫球场谋得场地及周边产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能获得相应的财政、土地等收入。

北京律师协会土地法专业委员会委员赵春生介绍,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除了土地和财政等显性收入,高尔夫球场建设背后还有“潜规则”。根据赵春生所收集的事例,现在的高尔夫球场大多都是以“以租代征”的形式,即开发商通过村镇政府牵线,来租用集体土地兴建高尔夫球场。“建了之后,自然也要给村镇政府一些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从立项开始,开发商和地方一些部门就以各种名义掩人耳目,而建设过程中对农田、林地的侵占,相关执法部门则视而不见。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高尔夫球场作为城市投资环境的名片,将高尔夫球场看做拉动经济的好项目。

【 作者:张威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