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经济观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激活民间资本活力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04 10:12: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2012年如约而至。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刚刚过去的2011年可以说中国经济在深度转型中呈现出喜忧参半,但仍很好地实现了年初"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的目标。站在新的一年的起点上,我们在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本报从即日起,推出一组新年观察特稿,力图从去年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中蠡测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态势,为读者了解中国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一份参考。敬请关注。

  "这是个最好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的这句开场白,曾被无数人引用到无数的情境里,同样,这句话放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关,用来形容大到当下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气候,小到国内民营企业家的心情,都最合适不过。

  还未从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完全康复的世界经济,2011年又遭重创,尤其是下半年,欧债危机从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进而冲击实体经济。

  全球经济局势的不稳定,对中国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外需压力增大。统计显示,中国对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出口增速已从今年8月的22.3%降至10月的7.5%。近几个月来,电子产品、船舶、纺织等出口敏感行业生产增速放缓。预计四季度海外订单将继续下降,2012年出口增幅将更受影响。

  而2011年夏末秋初,与国际市场接轨尤为密切的温州中小企业,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资金链断裂致企业倒闭、老板出逃、员工欠薪等系列事件,这犹如一股股凛冽的寒风逆袭着本就一路霜雪的民营企业。

  经过了30年发展的民营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无论外贸还是内销,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面临着利润微薄的艰难局面,依靠低工资、低生产要素价格赚钱的日子已经逐渐成为过去时,这样的形势促使各个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现实,认真思考今后的命运:或是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或是转变自身的生产方式,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

  民营经济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问题。曾经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在已然占江山半壁之强的民营企业,将必然决定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兴衰成败。

【 作者:种卿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