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疑云:怎样通过检测的?
彭智平:第一批样品曾检出不合格
按照叶钦海的说法,在山头填埋污泥用作基肥之前,他专门找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及花都区农业局,并最终得到了污泥可以用作基肥的科学证据。
彭智平:检测结果遭滥用
上周五上午,在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院306房,记者找到了为叶钦海做测试并签名盖章的研究院员彭智平。面对记者,彭智平有点紧张,有点愤怒。看完报道,他挥着手说,叶钦海怎么能这么干?当时送来的样品可是干的,没有这么湿。
彭智平说,他的确是对叶钦海送来的两批样品进行过检测。第一批样品,有三份河涌泥、一份污水厂污泥,其中有一两样检测不合格。时间,是在去年7月份。(叶钦海称,当时他送了河涌泥过去检测)。第二批样品,是一份污水厂的污泥,很干。时间大约是在去年11月份。从他检测的结果来看,第二批的样品,重金属含量没有超标,因此就给出了可以用作基肥的结论。不过,彭智平补充道,当时,他已经跟叶钦海说过,污泥能做肥料,自己知道就行了。但没想到,叶钦海却搞得人家乌烟瘴气。
在采访中,彭智平反复强调到,出了问题,不能将责任推到检测报告上。因为,检测报告只是对样品负责,“不包前世今生”的。而对于出现的争议,彭智平认为,是由于叶钦海没有将污泥的前期处理做好,“以为他弄干了……很粗放的,肯定有问题。”他感叹道,“没有这样滥用的……”
花都区农业局:根据省农科院检测结果盖章
在叶钦海的分析测试结果报告上盖了章的,还包括花都区农业局。同时批文如此写道:“根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测试结果,此污泥可作基肥使用。”
为此,记者在上周五找到了花都区农业局副局长朱天如。朱天如回忆道,好像当时叶钦海说的是河涌泥,而不是污水处理厂的泥。所以,他们就盖了章。
当日下午大约三时许,朱天如查证资料后再次主动致电记者。他在电话中说,叶钦海先后送来了两份测试结果报批。第一批是河涌泥;第二批是在去年12月份,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在看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已经得出结果后,所以他们才加盖了公章。
仍存两大疑问
疑问1:污泥能做基肥用吗?
在采访彭智平、猎德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时,两位专家都对使用污泥作为基肥在理论上给出了肯定答复。彭智平说,以前城区中有工厂时,污水厂的污泥由于重金属含量超标,是不能用的。但随着工厂逐步搬迁出城区,一些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主要是来自生活污水。污泥的重金属的含量已经很低,因而可以用作基础肥料。当然,这些污泥也不能用于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种植上面,只能用于树木种植之上。实际上,目前在种桉树上,使用污泥当基肥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原因是经过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污泥中的重金属。“反正又不会吃!”
彭智平还表示,如果将污泥当成商品肥料,拿到市面上摆卖,广东省农业厅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猎德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他们也在进行污泥资源化的实验。其中,有一项就是基肥实验。根据他们的检测结果,猎德厂产生的污泥,重金属含量不高,甚至五六项指标比农用标准的上限还低很多。
疑问2:污泥填肥足够谨慎吗?
按照《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三坑水库旁边已经被列入储备土地的五平方公里,都属于不能“取土、伐木、堆放、排放污染物”等活动的水利工程保护范围。而依照广东省的条例,水库的库区,是以水库大坝坝顶,以及周边群山的第一分水岭来确定的。通俗点来讲,就是你站在水库,四处一望,周边群山朝向水库的这一侧,都是保护范围之内。这一地域,换种说法就是“集雨面积”(集水区),按规定是不能进行取土、伐林等作业的。
而填埋了大量污泥的大窝山,站在山顶上,是能看见三坑水库。其山脚距离水库边的距离,也只有五百米左右。它属于水库库区吗?这样的填埋是否合法,除了要看环保法规之外,或许还要查查相关的水利法规。更令人心生疑虑的是:按照瑞岭村村主任朱建金的说法,叶钦海除了在大窝山之外,也在狮岭镇联星村的其他山头填埋过此类污泥。叶钦海2006年有“前科”,其承包的山地又规模大、时间长(他称是60年),类似情况在此前或者此后又是否会发生呢?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