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复旦专家回应:欲为安阳墓主取样,期待河南文物部门首肯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02 15:41:00   来源:新民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何不用DNA技术鉴别“曹操墓”真假?

  (记者 张炯强)本报2011年12月28日头版刊发报道《复旦大学上午发布曹操家族DNA最新研究结果6支曹姓家族90%可能系曹操后代》后,有不少读者来电询问:既然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已基本锁定了曹操的DNA,是否可对河南“曹操墓”出土人骨DNA中的Y染色体进行对比验证,以此给“曹操墓”真假之谜画上句号呢?为此,记者昨天采访了复旦大学有关专家。

  “曹操墓”真伪引发争论

  “曹操墓”究竟是真还是假?实际上,从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安阳西高穴村发现曹操墓起,这场关乎真伪的争论在全国范围内就从未停歇。网民称,这是国内考古史上受关注度最高和参与面最广的一次讨论。

  2010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拟用DNA技术辨别河南安阳曹操墓的真伪。当时,复旦生物学专家和历史学专家组成了跨学科的团队,名称就是“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课题组。

  河南方面迟迟未答复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间,复旦课题组曾与河南文物部门联系,为“曹操墓”主人进行DNA采样,迟迟未见答复。曹操DNA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为鉴定“曹操墓”真假服务,其第一次亮相是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公开发表。记者获悉,课题组处于被动状态,只要河南方面拒绝对“曹操墓”出土人骨DNA比对,就无法用DNA来证明“曹操墓”的真假。

  课题组成员、复旦大学历史教授韩昇表示,非常希望与考古部门开展合作,如果采用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相互证明的方式,可以更接近事实的真相。课题组另一成员、复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也表示,目前只能说有90%以上的可能找到了曹操特殊基因,要增加准确率,期待考古部门与之合作。

【 作者:蒲波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