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网友推荐

【图文】深度报道 “麻风病岛”调查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9-26 15:45:50   来源: 中原网综合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由于麻风会令人丧失痛感,病人对于患病处毫无知觉而不以为意,加上长期歧视下的自卑心理,很多麻风病人讳疾忌医,“最可怕的是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于是,与病人拉拢关系成为医生们的第一项工作。握个手、点个烟、拉拉家常是必须的,能带些小礼物更好——严良斌发现,宾馆里小巧实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非常受欢迎。

  偶尔,医生还要客串消除麻风歧视的“形象大使”。曾经有一位治愈病人,提出的回家条件是,回去后办一桌酒席,如果有国家麻风病控制中心的医生来家里吃饭,他便出院。医生欣然如约赴宴,最终帮助消除了病患家人与邻居的恐惧感。

  “麻风病人的痛苦百倍于其他病人的,是精神上遭受的伤害。只有把人性的全部细致、温柔的情感结合本病治疗,才是完整的。”严良斌颇有感触地说道。

  他早年出差时入住宾馆,因工作证上“麻风”字样而被拒绝;上世纪90年代,山西曾有一家麻风病院的院长,在他面前,拿着树棍对病人的伤口指指点点。在严看来,“要消除歧视,首先还是要改变医务人员自己对麻风病的歧视问题”。

  而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更让他忧虑。由于有效的联合化疗使麻风现症病人大量减少,早期的隔离制度使得患病率持续下降,上世纪80年代,国家转变了防治策略,将麻风防治由专业机构转为综合医院医疗。然而,麻风早期症状并不典型,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又缺乏基本常识与警惕性,从而常常漏诊麻风。

  综合各类因素,我国的麻风病诊断平均延迟期为3年,即一个病人一般要在发病3年后才能被最终确诊,从而直接导致新发病人的畸残率高达20%以上。

  与此同时,全国各级麻风专业防治专业机构大多或被撤销,或被并入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慢性病科(性病艾滋病科、结核病麻风病科)设1至2人负责麻风防治技术的业务指导,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大多没有专人负责麻风防治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 编辑:任芳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