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网友推荐 |
俗话说,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很多民营企业家腰包都富起来了,特别像我们这个年龄,40岁左右的,50岁的,什么都不干,够家里吃两辈子的。但是有很多企业家就认为他的钱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没有关系。他认为他苦了多少年,钱都要留给他的子孙后代,这种想法是一种传统愚昧保守的想法。
我认为,我们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是最明智的选择,你不要想以后家产留给孩子,那绝对是错误想法。孩子培养不出来,你给他留100个亿,到澳门赌场1个月就能输光了,有必要么?你看现在浙江、广东很多企业家,上一辈的把企业转给二三十岁的儿子的时候,应付不了了,眼看要亏垮了,就兼并卖给国外了。
欣赏盖茨,不学盖茨
对于盖茨的善举,所有接受采访的企业主都表达了自己的欣赏。丁升说,再过五六年,他也打算提前退休,“钱够了,想去做慈善”。不过,除了丁升的这个“远景规划”以外,在受访企业家里,多数都没有打算效仿比尔·盖茨成立基金会的做法,也不计划在自己的企业里将慈善制度化。
企业主们拒绝制度化,最主要是认为自己的慈善资金规模比较小,还没有到必须制度化的时候,也不希望形成制度后给企业和个人造成压力。
吉新是江苏一家电子类企业的董事长,在他的企业里,有一个“准基金”的制度。每年,员工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捐赠到企业内部的一个账户上,这笔钱,一部分用于企业职工之间的互助,一部分用于社会捐赠,社会捐赠的目标主要是学校和贫困病人。
上一页 | 第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页 | 下一页 |
( 编辑:任芳 )
|
马上评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