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杨伯达先生21日做客本报浙江人文大讲堂,带来新气象,这个“新”表现得很具体,就是来了一大帮新听众——玉文化研究者、收藏爱好者。
中国玉文化既古老又年轻。说古老,是指它的发展历程足足有一万余年,经历了巫玉、王玉、民玉三大历史阶段。说它新,是指在百姓慢慢富裕起来的今天,“玉器收藏热”空前高涨。杨老在故宫工作多年,对他所保管的文物,就像老友一样熟悉并有浓厚的感情,他认为玉是有文化基因的,大致有五方面:玉美学——玉神器——玉宝物观——玉礼制——玉德说。
玉:华夏文明的奠基石
巫玉,是指我国史前时期由巫占有用于事神的玉器,起源于东北,盛行于我国今天的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三省和与之毗邻的内蒙古东三盟的弯月形带,即当今的内蒙东区、东三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九省。
在长达六千余年之久的史前时期,巫觋不仅以玉事神,还预知祸福,形成“巫·玉·神”的神本主义统治模式:纳部众于神权统治之下,众庶唯神之从,唯唯诺诺地由神的中介人———巫之摆布。
巫觋统治集团掌握了世俗社会的神权、族权、军权以及政治大权。其中的大巫均被后世史家美化为帝王,“三皇五帝”就是帝王化的神巫。
此种巫觋统治,有别于西方希腊—罗马时期统治。王是天子,标榜他自己是天帝的亲生儿子,是半神半人的特殊人物,与天帝有血缘联系;而巫觋不同,巫觋仅仅是天神旨意的传达者,绝无血缘关系。
史前高度发达的巫玉文化,为构筑华夏文明大厦砌下了第一块坚固的奠基石,这就是史前巫玉文化对文明社会的出现和建立所作的重大贡献。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