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风携暖意 奏响春之曲】从产业链到创新链,解锁郑州“含科量”跃升的活力密码

2025-03-02 11:01:25 来源:中原网

 牢记领袖嘱托 践行省委要求 

【习风携暖意 奏响春之曲】系列报道 

 第二篇章·“三个转变”闯新路② 

从产业链到创新链,

解锁郑州“含科量”跃升的活力密码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致力于打造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记者 李新华 摄

中铁装备以自主创新突破盾构机主轴承等“卡脖子”技术,蝉联全球销量冠军;宇通前瞻布局氢燃料商用车和智能驾驶赛道,以“智慧交通”领跑新质生产力;连续多年入选省级质量标杆的郑煤机,液压支架的产量、数量、品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打造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的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以“不到一分钟下线一台车”并建立严格品质管理体系的郑州比亚迪……一系列叫响全国、蜚声全球的制造业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郑州。

如今,郑州的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铝及铝精深加工6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产业向“新”, “三个转变”闯出新路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作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郑州市坚持“制造强市”战略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中铁装备、郑煤机一系列创新产品不断问世,刷新着一项项纪录,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三个转变”的殷殷厚望,推动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变革,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闪亮的创新名片。

产业向“新”,发展提“质”。郑州正在加快打造算力之城、人工智能之城、量子之城、氢能源之城,尽快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自主创新,展示中国制造业实力

隧道掘进机(盾构/TBM)可穿山越海,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导向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端装备,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大关键装备。2020年9月,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盾构机国产化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国之重器”大有大的样子——市场占有率连续12年保持国内第一、连续7年产销量世界第一。产品遍布国内各地,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带一路”抢手新国货。

这10年来,中铁装备坚持自立自强,不断提升“中国创造”自主创新力,以集成产品研发体系为基础,突出自主创新、协调创新及原始创新,打造了“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设计制造一代、优化完善一代”的研发创新能力,成功研发出世界最大直径矩形顶管机、世界最大直径单护盾TBM等创新产品,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实现我国盾构研发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跨越。

这10年来,中铁装备参与南水北调、大兴机场、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亚洲第一铁路长隧高黎贡山隧道等重大工程,实现地铁、铁路、公路、水利、矿山、市政等各应用领域“全覆盖”,上天入地潜海彰显“重器”力量。

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科技改变世界,智能引领未来”。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醒目标语,时刻提醒着郑煤机人奋斗的方向。

昨日,记者从郑煤机了解到,日前,宁夏煤业公司梅花井矿111806综采工作面传来捷报:创造了在煤层厚度赋存不均条件下安全高效回采的新纪录!这份成绩的背后,郑煤机为其量身定制的全球首套三伸缩液压支架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第二套三伸缩液压支架在该矿也已下井应用,推进200多米,应用成效显著。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赋存分布不平衡,开采条件极其复杂,在面临中厚煤层到厚煤层跨限高开采时,因液压支架支护高度不够,往往出现煤炭资源丢弃或煤与矸石共采的重大工程难题。因此,郑煤机对接用户需求,联合煤炭用户成立科研专题攻关小组。此次全球首套三伸缩液压支架的推广应用,实现了一套设备一次采全高工艺,解决了煤炭绿色开采、精准开采难题。同时减少了设备置换及搬家带来的井下采煤周期及安全隐患,为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保障,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郑煤机不仅点燃了煤炭机械化开采的星星之火,也推动了中国综采装备国产化、智能化、国际化进程,更见证和推动了整个中国煤炭综采装备发展史。

郑煤机集团副总经理王永强表示,未来,郑煤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为己任,继续扎根高端装备制造,瞄准世界一流、缔造世界级品牌,朝着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产业集团的奋斗方向努力,为推动河南制造业价值链跃升、产业链优化、竞争力重塑贡献“郑煤机力量”。

聚链成群,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

​近年来,郑州市编制出台《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郑州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规划》《郑州市实施换道领跑战略行动计划方案》等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方向和路径。实施“创新驱动、强基提链、数字赋能、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品质提升、集聚提质、绿色发展”八个专项行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高位嫁接传统产业,建设“1566”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大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在全省重点培育28条产业链基础上,郑州市级重点推进智能终端、汽车制造等2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

去年,我市六大主导产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度达到92.9%。智能终端等7条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7个、签约总额2813.2亿元,战新产业占比达72%。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至1129家,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超聚变国产化服务器销售额居全国首位,安图生物新晋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电子信息产业增长9.2%、规模突破8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8%,汽车产量突破110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140辆宇通客车服务巴黎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郑州力量。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记者 徐刚领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