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高度”访两会 共话儿童友好城 | 儿童友好观察团“云对话”代表委员(三)

2025-02-11 21:34:22 来源:中原网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自入选全国首批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以来,郑州市立足“1米高度”儿童视角,聚焦“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维度,将儿童友好要求落实到城市建设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儿童友好各项行动走深走实,让儿童友好一步步从“美好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作为城市的小主人,孩子们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充满了热情。时值“郑州两会”,郑州日报联合郑州市妇联推出“一米高度”访两会 共话儿童友好城”系列新媒体策划,邀请郑州市儿童友好观察团的部分成员化身“小记者”,和两会代表委员“云对话”。当稚嫩童声与两会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于昊轩:儿童友好幼儿园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郑州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这项工作,作为郑州市第一批儿童友好幼儿园的园长,您认为幼儿园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更好促进儿童成长呢?

市人大代表马灵君:小朋友你好,我很荣幸能作为郑州市第一批儿童友好幼儿园的园长,和大家交流在促进儿童幸福成长方面的工作实践。结合郑东实幼的实际工作,我认为可以从儿童权利保障、空间环境创设、课程设置、社会环境营造等方面着手,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

在儿童权利保障方面,幼儿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孩子提供安全营养的饮食、舒适的环境、平等的学习发展机会和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在班级设置意见箱、开展儿童议事活动等方式,鼓励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在空间创设方面,幼儿园可从安全舒适、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自然生态等角度出发进行适儿化改造,比如我们把原本闲置的角落改造成了“小小百草园”,让幼儿亲手种植蔬菜、花草,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可依托多元化课程体系、游戏化教学、个性化教育等,满足不同孩子的多样发展需求。

此外,幼儿园还应积极与家庭、社区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儿童友好理念的传播,共同营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比如,每月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与附近的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幼儿参观学习,拓宽幼儿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和资源等。


​燕柯羽:我听说近期国家卫健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在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中,您认为医疗机构应如何从儿童视角出发,为小朋友们提供更加便捷与优质的医疗服务呢?

市人大代表姚建宁:小朋友你好!建设儿童友好医院是保障儿童健康权益、践行儿童友好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郑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内容。目前,郑州各级医疗机构正在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为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设儿童友好医院,我们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优化就医空间。医院将引入“一米高度看医院”的理念,打造便利舒适、趣味多样的就医环境。比如,降低就诊台、采血窗口的高度,配备儿童座椅、家庭卫生间,设置幼儿专用设施,并在挂号处、就诊台等地方增加卡通图案,帮助小朋友们理解流程。同时,增设“游戏角落”“关爱空间”,鼓励开设家长陪护的家庭化病房,让小朋友在轻松的环境中就医。

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是建设儿童友好医院的重要内容。医院推出线上预约系统,设置“一站式”服务中心,方便家长和小朋友就诊。医生和护士要用更温和的语言与小朋友交流,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对于一些常规检查,比如打针、抽血,我们会通过奖励贴纸或小礼物的方式,鼓励小朋友勇敢面对,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打败“小怪兽”的超级英雄。

我们常说,预防胜于治疗。医院要积极开展健康讲座和亲子活动,走进校园、社区和网络,分享健康生活小知识,帮助小朋友提前预防常见疾病,减少生病的几率。

亲爱的小朋友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你们提供有温度、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郑州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记者 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