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家站上C位,多场活动“仪式感”满满
让企业家站上C位,多场活动“仪式感”满满
低空经济想要飞得更高? 业内大咖把脉支招
11月1日,郑州,如意湖畔,一场聚焦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盛会——“郑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专题交流会”在此举行。来自行业领域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低空经济的热点问题、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探讨,助力郑州及河南省低空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2030年将达到2万亿产业规模。”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阐述了低空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郑州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科研资源以及开放包容的城市优势,正积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赛道。”郑州市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低空经济对于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郑州将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着核心技术、制度创新、平台设施管理、产业融合升级、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挑战。”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郝爱民提出了要根据低空经济发展阶段,找到培育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切口。
“低空经济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加快建设,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设研院物流与产业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城对郑州低空经济发展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无人机配套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三是丰富产品谱系,推进各类飞机适航并投入运营,提供多样化装备支持;四是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向多领域拓展并发展新兴应用,推动业态多元化;五是加强技术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构建信息平台,提高安全保障;六是深化链式发展,引育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如何打造“出海”力 专家企业“开良方”
从萌芽到繁荣,企业出海已经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11月1日下午,作为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亮点活动之一的“拓展新质生产力·出海贸易”专题交流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企业如何成功“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
本次交流会由市商务局、市工信局主办。该交流会通过出海服务联盟揭牌、战略签约、专题演讲、圆桌对话等方式,深度解读当下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探讨中小企业出海的战略布局、创新路径与未来发展。
企业出海算不算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河南工业大学教授雷兵以《出海——“新质生产力”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为题发表专题分享。他表示,新质生产力企业打造成跨国公司,可从工厂、供应链、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全球化生产经营布局;家电等行业通过海外并购,能够发挥国内产业链的产品、效率优势,获取出口国本地经销渠道,进而提升市场份额;汽车、消费电子和机械设备等行业产业链长、组装环节多,这类企业更可能是组装、代工等环节出海。雷兵总结道,出海品牌要注重差异化竞争,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强化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渠道拓展、合规经营等五大能力。
潮平海阔,千帆竞发。交流会期间,业内人士为企业出海建言献策。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新质动力,LinkedIn中国营销解决方案渠道业务总经理胡勤实以《未来·智造——数智生产力助力中企扬帆出海》为题作专题分享;跨境电商作为国内产业链与海外消费市场的桥梁,极大降低了中小企业向海外出口商品的门槛,为它们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郑州悉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曹瑛以《数字赋能制造:B2B企业出海营销攻略》为题作专题分享。
作为本次交流会的重要环节,“郑州企业出海服务联盟”在交流会上揭牌,这个由多家企业联合发起的服务联盟,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方式,让郑州企业的出海之路更宽、更深、更实,完善服务企业“走出去”产业生态,支持企业高质量“走出去”。随后,现场举行了联盟服务企业出海战略合作签约仪式,5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产品出口”到“品牌输出”、从“选择题”到“必答题”,中国产业的全球影响力正在逐步增强。圆桌对话环节,行业专家、出海企业代表及专业财务机构围绕外贸企业的品牌建设与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拓、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与法律合规、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等话题展开交流探讨。
郑州企业哪家强 这份榜单说分明
11月1日,在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现场,赛迪顾问发布《2024郑州企业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报告》通过对郑州企业系统性评估,形成了综合实力50强、成长力50强、创新力50强、新势力中小企业50强等多个名单。
《报告》通过对郑州企业的综合实力、成长活力、创新能力和新势力水平进行系统性评估,多维度分析各类企业的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郑州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撑,凝聚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报告》显示,郑州市综合实力50强企业平均综合实力指数为80.52。郑煤机、宇通客车、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安图生物等企业“榜上有名”。
从行业分布看,机械设备行业的企业最多,达到9家;信息技术行业、建筑业的企业数量也不少,均为8家;第三梯队的是食品饮料和汽车行业,均有3家企业入围综合实力50强。
企业经营实力方面,入选企业的2023年营业收入均在1亿元以上,平均营业收入56.13亿元,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0.91%。
企业类型方面,高新技术企业19家,占比38%;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占比24%,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链主企业7家,分别占比14%。
用好金融“活水” “滋养”企业发展
11月1日下午,作为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亮点活动之一的“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题对接会举行。来自银行、基金、券商、担保、保险、保理等200余位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对接会。
本次对接会由郑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
郑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不断创新和优化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政策举措,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随着《关于建设国家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的实施意见》《郑州市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实施以来,金融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对接会现场,中原证券企业融资七部副总经理颜红亮、中金财富证券河南区域化项目经理李惠分别对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并就科技型企业上市的重点条件及政策要点进行解读。河南众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曙光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经验进行分享。
在圆桌对话环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赵紫剑,郑州高新区科技金融广场总经理、中汇科创总经理王春晓,中原科技担保公司业务总监张宇阳,河南政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超,河南云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运管总监冯轶围绕“探索科创融资路 赋能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进行对话。其中,科技型企业代表从自身发展实际提出面临的融资难点与堵点,金融机构代表对解决方式及路径进行回应,表示后续将创新业务模式、完善现有机制、加强政策保障,进一步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激发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动力。
经过前期产融双方的深度沟通,对接会还举行了一批签约仪式,银行、担保、保理等机构与一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为企业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刚领、孙婷婷、安欣欣、孙雪苹采写
汇聚产业链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 郑州即将开启一场“硬核”大会
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郑州高新区集聚超硬材料行业企业18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