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留住老年人的“独家记忆”

2024-10-15 08:56:57 来源:中原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系列报道

我在养老第一线

倾听心声 记录岁月

留住老年人的“独家记忆”

核心提示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近年来,郑州市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搭建养老服务“1+4+N”框架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330余家,养老托老床位6万余张,等级以上养老机构占比达45%,护理型床位占比约64.2%。形势的变化、任务的转换、政策的调整,标志着我市养老服务已迈向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升”的全新阶段。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郑州日报》推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系列报道“我在养老第一线”,聚焦养老服务行业一线工作人员,讲述他们工作中的专业服务、苦乐年华,描绘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美好图景,展现郑州养老服务发展的成果成效,敬请关注。

在郑州,有这样一个大学生团队,他们为老人代写“人生回忆录”,以一块块“记忆碎片”,拼出老人的“独家记忆”。他们是康乐忆享项目团队,其创始人是00后王文浩。

记录长者人生智慧

“孩子们来啦,快进屋坐,先喝点儿茶,我正在理思路,看看从哪儿讲起比较好。”今年84岁高龄的程勉学老人热情地招呼着王文浩。

倾听程勉学老人讲述历史 本报记者 杨柳 摄

“就从我的求学之路说起吧。我先说一下大概时间线: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但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坚持求学,后来分配到研究所担任技术员,转业后又继续‘充电’学习……”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老人情绪高涨,讲到“人生大事”时,更是不遗漏每一处细节。

在这之前,程勉学老人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篇篇个人自述,交给王文浩团队整理。之后,团队再和老人进行面对面采访,完善其中内容。

最终,由康乐忆享团队整理撰写的《蹉跎岁月老来乐》一书,以近10万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程勉学老人的童年生活、求学之路、军旅生涯、爱情故事、家庭教育,其中包含了老人对好好读书的感悟,对名人名言的人生体悟,还收录了部分老人创作的小说。

“看到这本书,仿佛自己的青葱岁月就在眼前,抚今追昔,非常感谢这些孩子帮我留住人生回忆。”程勉学老人说。

王文浩告诉记者,像程勉学老人这样能自己整理素材的并不多,多数情况下,需要以老人口述的方式,团队再进行梳理整合,这个过程既充实又有趣。

“每一位老人的珍贵经历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它们不仅是老人的回忆录,也是时代的微记忆。”王文浩说,每一次为老人代写“回忆录”,自己和团队都能在老人身上学到不少人生智慧。

打造温暖“纪念册”

再现一段久远的故事、一个刻骨铭心的瞬间、一份真挚热烈的情感……为何会想到为老人“记录回忆”?“只是灵光一现,也可谓是突发奇想。”王文浩说。

康乐忆享项目起源要追溯到王文浩高中时期。那时,他的爷爷奶奶已经70岁高龄,平时喜欢讲一些过去的事情。

“我希望爷爷奶奶从前的故事留下来。而这件事情,我们家只有我能做。”“虽然平凡,但能够记录下来他们一定很开心。”抱着这样的想法,高考结束后,王文浩便开始了“记录”工作。这件事,让爷爷奶奶骄傲了许久,经常在乡亲们面前夸赞:“我们家文浩不仅孝顺,还会写文章。”

这之后,王文浩想:“是不是还有许多老人也想记录回忆?”

经过调研,2022年3月,王文浩邀请身边15位同学共同组建“康乐忆享”团队。康乐忆享以倾听心声、温暖幸福生活为出发点,以帮助老人整理记忆碎片为切入点,以开展多样化、个性化为老志愿服务为支撑点,创新融合互联网技术,打造纸质回忆录、光影碎片集、云端故事库、虚拟数字人四大模块化产品。至今,团队共组织7000余位青年志愿者,服务老人32873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4万小时,帮助老人整理文字故事超430万字。

定位“社会企业”

作为一个持续性的项目,康乐忆享如何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2022年,在第一个暑期项目结束后,王文浩遇到了项目定位问题,机缘巧合之下,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第一次接触到“社会企业”的概念。“社会企业”指的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利用商业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他茅塞顿开,将康乐忆享定位为“社会企业”。

康乐忆享根据老人的不同经历、现状提供个性定制服务,结合四大模块产品,建构起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我们会不断发掘身边有故事的老人,也会提供不同时长的后续陪伴服务。”王文浩说。

项目成立以来,团队实地寻访亲历红旗渠建设的37位老人,与退伍军人促膝长谈,话家常、忆往昔,走访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退休医生,感悟三尺讲台桃李满天下的师者之心……康乐忆享帮助老人定格人生记忆,把“匆匆”变为“永恒”。

本报记者 董艳竹 杨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