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到2026年,全市城市算力网络建成并高效运行

2024-09-18 14:57:44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记者 董艳竹)围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郑州市城市算力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进我市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网络建设。到2026年,全市城市算力网络建成并高效运行,实现算力资源的统筹纳管与供给,全面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实现数算电协同布局,算力规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列;算力赋能行业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算力产业发展高地。

建成一批重大算力设施项目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算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算力网建设不仅有利于释放数据要素的创新活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有利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据部署,郑州城市算力网建设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算力规模不断增强。到2026年,全市建成一批重大算力设施项目,新增算力规模55EFLOPS,总体规模突破60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90%。部署一批采用先进制冷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技术的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全市数据中心电能利用率(PUE值)不高于1.3,数算电协同发展机制初步形成,算力规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算力网络高效协同。到2026年,建设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集约型、系统型城市算力网样板,跨区跨域带宽容量达到T级以上,实现市域算力资源池间百G以上高速直连,构建省辖市内1毫秒、郑州—庆阳5毫秒、郑州—哈密20毫秒的三级算力时延圈。建成城市算力网调度、运营及仿真系统,接入市内及周边地区30个以上数据中心算力资源,连接电信运营商及其他区域型算力网,对接国家枢纽节点的算力资源,实现跨省市、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数据交互和算力流通。

算力赋能成效显著。推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重点面向人工智能、工业生产、城市治理、科研教育等重点方向开展算力创新应用,支撑不少于20个行业模型训练推理。算力易用性明显提高、成本明显降低,网络传输费用大幅降低,关键算力网核心技术实现安全可信,算力“入户、入企、入园、入校”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智能化、绿色化、普惠化的算力网发展格局。

构建“4+4”总体框架

《行动计划(2024—2026年)》对城市算力网整体架构给予明确。郑州市城市算力网以“资源层、系统层、网络层、应用层”为核心架构,建立“安全、标准、运维、运营”支撑体系,构建起“4+4”总体框架。

资源层:建设涵盖本地超算中心、数据中心及社会闲置算力等的资源池,积极链接引入外部各类优质算力资源。

系统层:围绕“算力调度、经营管理、仿真推演”三大系统建设,实现异域、异属、异构的“三异”算力并网调度和服务运营。

网络层:加快推进SRv6、400G/800G、全闪存储、全光网络等先进网络技术应用,建设低时延、高带宽、低抖动的新型算力网络。

应用层:围绕园区、企业、高校、家庭等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科研教育、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深化,不断迭代更新适应市场需求的算力产品与服务。

郑高新全域算力网年底建成并启动运营

我市城市算力网建设实施路线分“三步走”。到2024年年底,郑州市城市算力网一期示范项目郑高新全域算力网建成并启动运营。在郑州高新区范围内初步实现算力“三异”(异域、异属、异构)“四入”(算力入户、算力入企、算力入园、算力入校)目标。依托算力调度运营平台,初步实现区域内算力资源的并网调度、融合应用与运营服务,根据试点企业、高校及家庭用户的需求匹配相应算力产品服务,初步实现算力的统一并网、统一调度、计费交易、运营服务与安全监管。

到2025年年底,逐步建成和完善郑州城市算力网,建成市级城市算力网管理平台,实现市域内算力统一调度服务。加强与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的协同合作,联合庆阳、哈密等重点合作城市探索建立跨地区算力调度、网络传输、算电融合、运营服务等协同机制,构建起“能源、算力、市场”全链条生态体系。

到2026年年底,城市算力网系统全面建成并持续优化,算力调度运营机制高效运转,算力资源市场化高效调配,深度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现与东、中、西部算力资源的高效协同联动。算力服务与应用深度赋能人工智能、工业生产、科研教育、智慧城市等各领域,初步建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算力产业集群,有力支撑全国一体化城市算力网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