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答】 笔下生风浩然气

2024-07-01 09:26:14 来源:中原网

随时随地,指尖轻点手机客户端查看新闻动态;办公桌前,习惯翻开报纸品味淡淡墨香;足不出户,一键进入视频号沉浸式观看直播参与互动……今天的《郑州日报》不仅仅是“一张报”,而是顺应可视化、交互化、智能化的新需要,逐渐实现全媒体、全平台、全天候、全方位的“一直报”。

75年大潮激荡,如果说铅与火镌刻着奋斗与荣耀,光与电照耀着创新与突破,数与网则承载着方向和梦想。对于每一个郑报人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

一纸风行 描绘郑州发展画卷

75年,27000多个日日夜夜,这是一份与共和国同龄、与我们伟大的党同一天生日的报纸——《郑州日报》走过的时间。

郑州报业集团做强主流媒体

在郑州日报社档案馆里,翻阅按照时间顺序整齐排列的一沓沓新闻纸,蓦然间,仿若时光流转,风起云涌的时代潮汐,长街小巷的烟火人间,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那些凝固的历史、定格的岁月忽而在眼前重现。

那是1948年10月22日,郑州宣告解放。此时的郑州,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共郑州市委决定创办《郑州日报》。

“经过一个月短暂时间的筹备,《郑州日报》在7月1日党的28周年纪念日与读者见面了。《郑州日报》是中国共产党郑州市委的机关报,它是人民的代言人,党的耳目喉舌……”1949年7月1日,迎着新中国的黎明,《郑州日报》正式创刊,头版的《发刊词》这样写道。短短的几句话,高度凝练地表达了郑报人的初心——始终坚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的心声,记录描绘郑州发展的壮美画卷,构建党和人民紧密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郑州日报》的成长之路几多坎坷,从1949年7月1日创刊至今,先后经历了两次停刊。

1950年,毛泽东同志为《郑州日报》题写报头。三年自然灾害,《郑州日报》停刊,直到1963年10月22日,在郑州解放十五周年纪念日,才以《郑州晚报》的“新身份”得以复刊。1964年,毛泽东同志再次为《郑州晚报》题写报头。毛泽东同志两次亲笔题写报头,放眼全国报业,也属十分罕见,这无疑是报社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着一代代郑报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0世纪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郑州晚报》风靡绿城,影响全国,进入全国八大晚报行列。

2002年5月,迎着新世纪变革的曙光,郑州日报社挂牌暨《郑州日报》恢复出版,《郑州晚报》全新改版。复刊后的《郑州日报》继续承担市委机关报的职能,改版后的《郑州晚报》成为一张面向大众的主流都市报。

自此,与郑州同呼吸、共命运,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报头的两张新闻纸,在中原大地上同放异彩,交相辉映。报社也由起步时单一的4开小报发展到“两报一刊一网站”,并拥有发行公司、印刷厂、物业管理公司等多个独立核算的责任主体,报业集团雏形显现。

2011年,已有62年历史的郑州日报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在集团化发展之路上铿锵前行。2014年2月,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更名为郑州报业集团,确立了“宣传全媒体,发展多元化”战略,开启了“做强以党报为旗帜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做大以都市报为龙头的IP资源平台,做活以新媒体为先锋的融媒集群,做优以文创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链条”的“四做”同步发展之路。

披坚执锐 扛牢党报职责使命

从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战火时代,到百废待兴、激情燃烧的奋斗年代;从大力唱响改革开放的燃情岁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春天故事”;从豪情满怀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到中原儿女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历史在跌宕起伏中,继续向前伸展。

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新生。近年来,郑州报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等不靠、敢闯敢试,积极推进媒体融合,重造媒体组织架构,重建传播流程,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推进全介质、全人员、全流程实质融合、深度融合,坚持移动优先,构建起新型传播生态,“强化大融合、构建大平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高效、可持续”融媒模式,努力推动省会党报集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成为媒体融合的积极探索者、坚定实践者。

2019年6月25日,卢森堡可持续发展与基础产业部部长弗朗索瓦·鲍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郑州报业集团坚定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深耕新闻主业,重视策划,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加强全媒体采编团队的策划意识;重塑内容体系,强化技术支撑与开发,依托大数据、5G、AR、VR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利用自己的技术开发团队,利用数字化、视频化制作方式,打造新型内容表达,努力制作更适应互联网传播、有新意、有影响力的新闻精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打造定位准确、圈层清晰、分工明确的郑报媒体生态圈。

加快推进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集中优质资产和资金力量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综合性文化龙头企业,实现“一报社一中心一公司”联动协同、一体化发展;实施能力作风锻造提升工程,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形成主业突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格局……郑州报业集团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正在把改革推向深入。

“正观新闻”客户端完成“智媒平台”二期建设,版本升级到4.0以上,“嵩山云”平台具备使用条件,实现采编发流程再造;建强郑报对外传播融媒体中心,持续培育叫得响的对外传播新媒体品牌,持续加大国际传播策划力度,打造宣传主流价值、彰显时代精神、引领道德风尚、传播郑州形象的国际传播平台;加强与高校交流合作,建立新闻技术实训基地,培育和吸纳优秀后备人才,加快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构建一支适应全媒体发展的新时代新闻队伍;谋划开展文化项目,出版“郑州历史文化”丛书,成立郑州日报社仰韶文化传播研究院、郑州新闻博物馆……郑州报业集团将通过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步伐。

不忘初心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如今,郑州报业集团已经从75年前一张报纸的单元生态,演变为拥有以《郑州日报》为核心的“旗舰领航·全域影响资源生态”、以《郑州晚报》为底色的“扎根成长·社域下沉资源生态”、以“中原网”为依托的“城市智库·城域数字资源生态”、以“正观新闻”为蓝本的“全球视野·广域流量资源生态”和以“郑报传媒科创”为底版的“合纵连横·跨越多元资源生态”五重核心资源生态。

然而,无论媒体形态怎么变化,郑报人的初心从未改变。在时代风云中,一代代郑报人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着力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发挥主流媒体“定音鼓”“风向标”作用,牢牢扛起了职责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十四五”规划也明确要求“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向未来,面向郑州新的发展态势,郑州报业集团将继续坚持党报立社,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坚持移动优先、矩阵传播,加快推进重塑性改革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增强省会城市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切实以党报人的守正创新、担当作为,讲好郑州故事,传播好郑州声音,汇聚起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磅礴正能量。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

不忘来时筚路蓝缕,不畏风雨砥砺前行。新一代的郑报人初心不变、壮志未改,将一往无前接续奋斗,肩负起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使命担当。

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静 文 李新华 马健 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