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2024-06-27 09:28:49 来源:中原网

推进“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

郑州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才能充分激发旅游消费新活力。目前我市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情况如何?6月26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郑州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我市聚焦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激发文旅经济新活力等,打出文旅融合“组合拳”,持续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让更多游客了解郑州、走进郑州、爱上郑州。

游客在文旅融合新业态代表性景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打卡拍照

锚定战略目标 文旅融合取得新突破

刚刚在郑州落下帷幕的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出圈更出彩,让八方来客领略了商都的独特魅力,感受了时光的悠远流长。大会不仅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我省、我市文旅文创战略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一场全面总结我市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成绩的盛会。

正如报告所提到的,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锚定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抓实重点项目、健全要素保障、锐意改革创新,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见到新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17.5亿元,接待旅游人次14902.7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创历史新高,达到1077.6万人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7.6%。

2024微博文化之夜活动嘉宾在嵩阳书院采风

激发消费新动能 文旅市场持续活跃

文旅新供给,激发消费新动能。我市大力培育文旅文创旗舰劲旅,整合全市优质文旅资源,组建市文旅体集团,银基文旅、建业文旅等2家文旅文创企业进入“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2个、省级11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1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省级8个;全国旅游重点村7个;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14个,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2023年,全市文旅产业市场主体存续性良好,文旅产业供给端活跃度较高,正常经营市场主体达到17839户,同比增长40.81%,产业销售规模扩大、增势强劲,全年文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合计167.68亿元,同比增长53.91%。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方面,我市坚持以需求侧牵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文旅+”融合重构新生态。做强中心城区旅游,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文旅休闲街区,围绕商代都城遗址休闲文化街区、德化街、农科路酒吧街、油化厂文创园、海汇港、二砂文创园和芝麻街等项目,逐步打造一批集文化空间游玩、历史文化体验、主题沉浸互动、文化社交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消费街区。打造休闲康养基地,全市现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实施“公交+文旅”行动,全市公交旅游线路达194条,S312最美旅游公路获评全省交旅融合示范工程。

6月16日,参加2024河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嘉宾在少林寺观看功夫表演 记者 徐宗福 图

同时采取稳增促销方式,激发文旅经济新活力。坚持市县联合、政企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从产品、环境、渠道、推广等多方面拉动文旅消费。今年以来,郑州文旅市场持续活跃、成绩亮眼。元旦假期,郑州荣登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全国前20,实现了“开门红”;清明假期,郑州入围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前10名,文旅市场持续升温;五一假期,全市文旅市场整体呈现出接待人次稳步增长、场景多元多彩、文化内涵丰富、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等可喜态势。

促进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 扶持政策有望出台

坚持走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郑州要如何发力?报告明确,我市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扩内需、促消费、拼经济、稳预期、提形象中的拉动作用,持续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叫响“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立足“中华经典、世界品牌、时代时尚”,传承发掘优势资源,集聚整合优质资源,以建设“四地一重地”丰富内涵,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聚集人气,促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中原与世界交流贯通、文化与商业交互融合,具有中华特质、中原特点、时代特征、世界特需的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持续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境外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重点区域,全面梳理各领域龙头企业,瞄准有合作空间的领军企业,创新运用产业链、市场化、基金等多种招商方式,精准靶向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推动经济长远发展的高质量项目。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积极推进5G、VR等新技术在文化旅游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加快培育壮大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

同时不断丰富文旅场景,增加文旅产品供给,征集、精选、设计一批郑州礼物,推动“郑州礼物”走向市场,宣传郑州历史文化,满足本地市民及外地游客购物需求。组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精品创作,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开展文旅消费惠民工程,适应文旅文创发展形势,制定出台促进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

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提升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大景区”理念,把城市当作景区经营,以打造城区文旅休闲街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城区旅游。打造多元夜经济,持续开展“醉美·夜郑州”畅游绿城活动,打造夜经济消费街区、园区,定期开展夜间休闲体验活动,推出一系列特色夜间产品,让更多游客了解郑州、走进郑州、爱上郑州。(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文 李新华 马健/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