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郑州】少林少林,一部电影加持下的“功夫郑州”

2024-06-13 08:05:01 来源:中原网

【HERE郑州】擦亮城市文化IP”

系列报道

少林少林,一部电影加持下的

“功夫郑州”


核心提示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郑州努力走出文化强市以文兴业的新路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报道我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精彩样本,郑州日报推出【HERE郑州】“擦亮城市文化IP”系列报道,推介郑州独具的文旅资源,深入挖掘“四郑”元素,持续塑造城市文化IP,打造国际化、特色化、现代化的文旅文创发展新格局。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魏书杰


一部《少林寺》,风靡海内外;一首《牧羊曲》,传唱几代人。

金庸一管瘦笔,写尽江湖风流;少年燃起少林梦,仗剑走天涯。

受武侠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都有一个少林武侠梦,而多次被描绘为“神秘而庄严的武学圣地”的少林寺,也在人们心底留下了神奇而鲜明的印记。

​少林功夫甲天下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登封少林寺的少林功夫已有15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群众喜爱,被视作中国文化代表性符号之—,更是郑州市最知名的文旅名片。

《少林寺》燃起无数少年“武侠梦”

40多年前,光影艺术与千年古刹相融,开启了一个城市与电影的特殊缘分。一部《少林寺》,创造出中国电影传奇,让中国功夫震惊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郑州。

1980年,电影《少林寺》剧组来到嵩山取景拍摄。1982年,《少林寺》甫一上映便万人空巷,以0.1元的平均票价,斩获1.61亿元的票房纪录,吸引了近5亿人观看,创下中国影史的各项现象级纪录。电影的热潮不仅仅停留在国内,它在全球各地上映时也盛况空前,打破了当时华语片卖座纪录。

《少林寺》的爆火,燃起了无数人的“武侠梦”,也让少林寺名动天下,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络绎不绝,登封的武校也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功夫之都”随之热起来。

导演、演员王宝强便是千千万万的少林寺“粉丝”之一。2020年在郑举办的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暨电影节闭幕式上,王宝强曾谈到电影对自己的巨大影响:“8岁那年,村里来了放映队,放了一场电影《少林寺》。当时我一看,这个简直太酷了!我跟爸妈说,我要去郑州少林寺,我要演电影。在少林寺练了6年武术,这里是我电影梦想开始的地方。”

同样因电影与功夫结缘的,还有功夫明星吴樾。“我就是在电影《少林寺》的影响下,5岁时进武术队习武,电影里‘真听、真看、真感觉’的初心,也是我人生信念的基石,中国功夫的铁血丹心、侠肝义胆,成为我的骨血,流淌在我往后的作品中。”吴樾说。

王宝强、吴樾,是在《少林寺》的影响下走上光影之路,而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说,它是几代人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市民刘先生说:“《少林寺》是我童年最喜欢的功夫片,大家搬个小板凳围坐一团通宵达旦观看露天电影,成为我们‘70后’难忘的集体记忆,刀光剑影里蕴含的侠之大也、为国为民的情怀,也深植每位观众的心里。”

《少林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光辉夺目的名字、功夫片的丰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新少林五祖》《少林足球》《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一系列的影视、文学作品,成功地提升了少林功夫在全球的知名度,而“功夫郑州”也成为这座城市最闪亮的标识远播四海。

“少林热”持续风靡全世界

嵩山之间,少室之巅,禅宗祖庭,天下武宗。

清晨,阳光透过晨雾倾洒嵩山脚下的少林寺,给这座千年古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晨晖雾霭中,“嘿”“哈”功夫习练声不绝于耳、荡气回肠,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天地之中”涌动着的赫赫武林魂。

作为中华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少林功夫发源于河南嵩山少室山下,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少林寺,其武功套路多达700种以上,因风格突出、特点鲜明、文化内涵深厚而享誉中华武坛。千百年来,伴随着晨钟暮鼓、飞鸟与还,于一禅一武、一静一动间,少林功夫赓续延绵、薪火相传,在新的时代绽放出夺目光彩。

2006年,少林功夫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少林功夫的保护、传承、发展驶上“快车道”。10多年来,“少林热”持续风靡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洋弟子”来到少林寺研习功夫,感受少林禅法。登封,这片曾经的古代武林高手潜心修炼的功夫圣地,也逐渐演变为一个充满现代色彩的市场化习武基地。

与此同时,我市持续开展了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中国少林文化走出去,少林文化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河南、了解郑州的重要窗口。目前,少林海外文化中心已有200多家,遍布五大洲主要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少林寺共有少林弟子、中国少林文化爱好者、习练少林功夫者约1亿人,仅海外就有6000万之众。

多年来,河南武术文化交流活动不胜枚举,武术赛事如火如荼,武术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武术文化品牌日益彰显。无数的少林弟子,从“功夫之都”走上了广阔的人生舞台,他们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他们参演了众多影视剧,他们在雅典奥运会、上海特奥会、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广州亚运会等重要活动的开闭幕式演出中大放异彩,他们还曾多次走出国门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一场场盛大的演武场面让人目不暇接,观众无不被气势磅礴、兼具力量与美感的少林功夫表演所折服。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中国少林功夫,作为中国武术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早已“破圈”出海,风靡“世界武林”,那已吹拂了1500年历史的少林雄风,在新时代依然强劲……

“文武双全”尽显城市魅力

电影《少林寺》让世界认识了郑州,无独有偶,在《少林寺》诞生40年后的2021年,又一部现象级文化精品诞生,让郑州再度因一部文艺作品而火爆出圈,它便是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古典舞《唐宫夜宴》。

上线播出10天,视频超20亿播放量;微博主话题阅读量4.9亿次……2021年,《唐宫夜宴》在河南春晚惊艳亮相,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目光,掀起“现象级”关注热潮。此后,《唐宫夜宴》IP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案例,一直以来不断推陈出新,强化IP影响力。

《少林寺》《唐宫夜宴》,一文一武,一刚一柔,尽显商都多彩魅力,成为郑州与全国、世界对话交流的两张城市文旅名片。

其实若说起舞蹈,说起国际影响力,那WDG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也不遑多让。

近年来,街舞热潮席卷全国,2013年,郑州开始举办WDG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规格档次节节攀升,参赛人数由2000多人增加到4万多人,赛事规模、参赛人数、影响范围、专业水准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已经成为街舞国际级重要赛事。因WDG的举办,众多国内外顶尖街舞选手在郑州这座“街舞重镇”,“舞”出活力绽放精彩,受到世界的瞩目。

“从武术到舞蹈,从传统到现代,两部破圈出彩的文艺作品,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文武双全’的郑州,一次次惊艳了世界的目光。”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所长刘涛说,郑州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城市,拥有少林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期待我们能科学提炼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底蕴,研发新产品、营造新场景、打造新体验,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度的文旅IP。

近年来,郑州创新打造“文艺郑州”品牌,实施城市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启动城市文化品牌擦亮工程,持续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少林功夫”这个闻名于世的文化名片将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功夫之都”“文艺郑州”的熠熠光辉也必将辐射得更远、更广。

郑报全媒体记者 秦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