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富士康“郑”在进行时

2024-06-12 16:19:02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战龙 刘凌智)工作日的上午7点多,于高空俯瞰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的E北大门,上下班的人们相向而行,宛若两条奔腾的河流,让“人潮汹涌”有了具象的画面。

“有人流才有客流,有客流才有机会形成现金流。”在园区开了10多年公交车的车长仝军伟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在园区新开业的郑州富士康K17员工生活文化中心开了一家鸡柳卷饼的小门面,“一天营业收入五六百元”。

郑州富士康K17员工生活文化中心是由河南亿安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千万,打造的全国首个设在综保区内的大型综合生产配套服务设施。

投资者青睐这片投资沃土的背后,是富士康持续加大在郑投资,布局新产业,竞速新赛道的利好消息。2023年,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成立,富士康宣称“在河南再造一个‘新富士康’”,此后的一年多时间,智能仓储、新能源汽车、自动化机器人等项目先后布局郑州,“新富士康”在郑州的未来图景逐渐清晰。

投资者青睐,富士康“郑引力”引力无限

4月25日,郑州富士康K17员工生活文化中心开业,迅速成为员工的“网红打卡点”,在这条仅有几百米的街上,一楼林立着特色餐饮、奶茶水吧、便利超市,二楼并列着各种公共服务中心和文艺品牌,不仅有深受年轻人追捧的蜜雪冰城,还有实力与流量共存的“西泠印象”。

缤纷多彩的流行元素,丰富着来此吃饭休闲的员工的生活,提供着“松弛感+满足感”满满的情绪价值。

而在F区员工食堂,“520”当天开业的二勇米皮绝对是夏日舌尖的顶流,开业第一天,就创造了1000多份的销售记录。

二勇米皮是闻名新郑的米皮连锁店,也是园区新引进的地域美食之一,“通过对F区员工籍贯的大数据分析,员工主要来自新郑、中牟、新密、尉氏等地,我们就着重发掘这些区域‘从小吃到大’的美食。”郑州盛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湘楠说,通过引入多个连锁品牌和区域美食,员工“足不出园区”就可以尝到家乡味道。

盛禾餐饮2022年开始入驻,先后投资近千万,对餐厅进行全新升级,在不同区域的员工食堂打造了中式传统风、现代简约风等风格迥异的餐厅,不断从菜品上丰富员工味蕾,从环境上丰富员工就餐体验。

奔赴是双向的,自2010年富士康携手郑州,14年的时间,一座城和一个厂创造了一段又一段佳话,为厚植发展基础,持续提升园区“郑引力”,2023年,富士康郑州科技园投资5700余万元对园区进行“旧貌焕新”。

“从安全修缮、园区修复、餐厅环境三个方面逐项升级改造,涉及安全修缮近2000处、餐厅改造7处,整体改造面积超过78万平方米。”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止于此,近年来,富士康在基础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投资4.6亿元对员工宿舍进行升级改造,开设25条外线通勤福利班车线路,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度合作,所有公寓区开设医疗室,提供24小时线上线下问诊服务。

“预计到7、8、9月份,生意会更好,每天营收可能会突破千元。”外部资本持续加码,内部环境迭代焕新,让仝军伟对于小店的未来信心满满。

向“新”而行,智能制造领航新质生产力

在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一幢外观朴素的大楼里隐藏着一个极具科幻感的“未来工厂”——微光闪烁的大屏,排列整齐的生产线,穿梭其中的机器,从原料遴选到产品加工,再到产品下线,整个生产流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自2018年首次评选至今,全球共评出“灯塔工厂”153座,中国62座,富士康郑州科技园智能互联车间便是其中之一。

“之前物流运输及设备参数调整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完成的。改造之后整个智能工厂从物料存储、发料,到成品的包装、出货,实现所有的数据自动采集,设备互联互通的全流程自动化。”智能互联车间主管杨爽介绍。

升级改造后,智能互联车间的智能制造水平发生了质的跃迁,生产效率提高了102%,设备综合效率提高了27%,成为领航全球制造业企业发展趋势的“灯塔”。

“灯塔工厂”并不简单等于“无人工厂”,“智能制造将人从高强度、高风险的岗位替换下来,但车间仍然需要技术工人,对人才的需求更高更强烈。”

从近日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发布的招聘信息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富士康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变的细微变化。

招聘主要面向机构开发、电气开发、项目管理、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工程师,要求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等类别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工厂和人才的双向奔赴,构建起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强韧的产业链和人才链,澎湃着逐梦未来的发展动能。

竞速新赛道,在河南再造一个“新富士康”

5月11日,聚焦自动化机器人方向的富士康中原智能制造研究院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揭牌投用,被视为富士康扎根河南、深耕中原的又一重磅信号。

前一年的4月25日,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富士康宣称,将持续深耕河南,加快实施“3+3”转型发展战略——“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讯”三项新技术领域,将富士康新事业总部打造成为富士康全球创新和产业布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标杆。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富士康加速布局新产业,竞速新赛道——

2023年3月,位于富士康郑州产业园M区,投资20亿人民币的智能仓储项目开工,建成后,将成为领先行业的先进智能仓配一体的物流仓储基地,实现物流仓储全流程自动化、信息自动化、管理精细化,极大限度提升仓储管理效率,也为河南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强省注入新动能。

2023年6月16日,注册资金10亿元的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统筹规划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新产业发展。

2024年1月4日,注册资金5亿元的河南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公司成立,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加速项目推进实施。

……

回望过去,以富士康、超聚变、合晶、龙芯为头雁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森林”在郑州航空港不断发展壮大,从单一的手机制造拓展到后端模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关联产业,正持续构建起“芯屏网端器”全产业生态圈。

今年一季度,郑州航空港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呈现出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强劲势头。

眺望未来,在5月9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未来更加明确——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百万辆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百亿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同频共振的一厂一城正在描绘着更加广阔的未来——

“富士康全球最大的工厂在河南,富士康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这里。访问所见所闻让我们信心倍增,要快速思考怎么让富士康的根在这里扎得更深、扎得更好!” 2023年2至4月,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60多天三访河南时由衷感慨。

在富士康新事业总部揭牌仪式上,刘扬伟说,“在河南再造一个‘新富士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