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改革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勇当改革实践者 高质量推进郑煤集团改革重生与转型发展

2024-06-11 10:30:27 来源:中原网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关于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强劲新动能”的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有关部署,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郑州市国资委推出【加快改革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展现郑州国资国企扛起使命担当,抢抓战略机遇,加快转型突破的有力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贡献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本期为您推出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泽阳署名文章《培育新质生产力 勇当改革实践者 高质量推进郑煤集团改革重生与转型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 勇当改革实践者

高质量推进郑煤集团改革重生与转型发展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于泽阳

2023年以来,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郑煤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务实重干、开拓创新,紧紧围绕服务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强基固本,安全治理,化解债务,实现重生,一举扭转连续多年亏损局面,企业发展质效和职工精神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强基固本,向“新”而行

郑煤集团对标对表省、市战新产业及未来产业体系规划,着眼新质生产力培育,坚持能源产业固链补链延链建链,相关产业创新驱动、新兴产业谋篇布局,重塑产业结构。

守安全底线,强制度落实,夯实发展根基。开展主力矿井稳产达产攻坚,稳住基本盘,煤炭产量重回千万吨水平。2023年新郑精煤公司完成升级改造,年入洗能力达到300万吨;回购杨河煤业60%股权,增加权益产能110万吨;内蒙浩沁煤田完成探矿权分立,为建设1200万吨产能矿井奠定基础。2024年新建90万吨/年郑州煤电精煤能源公司,巩固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主业“走出去”战略,托管新疆中富煤矿,闯出煤炭主业发展新路子,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与服务并重转型。

发挥人才、资源、市场等自身优势,激发传统产业活力,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形成新优势布局新产业。新型建筑施工业强力拓展外部市场,2023年营收21.6亿,同比增长7.5亿元,外部占比超70%,利润3117万元;新型房地产业新谋划茶博园、直播电商基地、健康科技园等新项目,营收9.5亿元,同比增加4亿元,利润2.3亿元,同比增加1.25亿元;新型建材业完成绿色产业集群项目规划。发掘盘活闲置屋顶、渣山及自身巨量电力消纳能力,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绿电项目,规划装机规模风电65兆瓦、光伏60兆瓦、储能100兆瓦时,年发电量约2.86亿度,建成后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集团总部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

科技赋能,依“新”发展

推进智能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煤矿安全发展,成为服务区域能源保供高水平自立自强特色骨干力量。结合地质开采条件、灾害特点和技术装备能力,一体设计、分步实施,推动单系统智能化向矿山整体智能化转型升级。已建成告成、白坪两对省级智能化矿井。运用工作面顶板覆岩离层注浆绿色开采技术,地面沉降治理效果显著。新郑煤电等3对矿井、超化煤矿等3对矿井分别获评全国特级和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称号。

加快数智化升级改造,开展新型工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中科曙光合资合作成立郑州曙光云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实践应用场景,结合行业智能化需求打造工业互联网体系,将用2至3年培育其成为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推动集团业务云化部署,需求导向进行智算中心云机房工程建设,即将于“七·一”投入商用。

提升重塑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用好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在现有河南省三软煤层开采技术中心基础上,整合驻企哈尔滨工业大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新型研发社会机构等资源,重塑重构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加速形成现实生产力。2025年力争新增打造制造业工程技术分中心和建筑施工业工程技术分中心。

革故鼎新,凝“新”聚力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与现有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创新选育培养成长机制,搭建新时代背景下人才价值成长平台,让高素质人才成为经济发展不竭动力,2023年共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45人。推动数智赋能,建设包含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层、基础设施层、工业平台层和工业应用层四大层级互联一体支撑平台,增强业务协同和集中管控能力,提高集团管控水平。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压减层级,优化架构,做实小机关“大服务”,实施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评价,提升决策科学性、经济性。建立亏损源治理常态机制,确保亏损面与亏损额双下降。加强资本运作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施资本赋能蝶变计划,做优做强上市公司,强化资本市场品牌建设,传递公司价值,树立良好市场形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