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更多从0到1的大门|新型工业化·链上新突破

2024-06-06 10:38:35 来源:大象新闻


如果把工业智能系统比作“机器人”,那么传感器就是机器人的大脑。现在,很多工业新场景催生传感器新产品的研发,打开了从0到1的大门。今天的链上新突破,跟随记者去看看新产品如何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张郝:一进到这个厂区就感觉太震撼了,随处可见的机械臂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但是这些飞速运转的灵巧手臂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能发现问题,听懂指令的其实是机械臂上方搭载的红色3D相机。

中原内配集团5G+工业互联网”项目负责人 房博:3D相机的使用,相当于给机械臂安装上“眼睛”和“大脑”,可以完成原来机械臂无法完成的柔性化程度要求非常高的任务,比如不同尺寸产品的上下料、高精度装配、μ级别(百万分之一米)视觉和尺寸检测等。

对于精密度相对较高的金属加工行业来说,在加工过程中想要去纠正一个毫米的误差要付出的成本难以想象!这就要求3D视觉对于应用场景具备强适应能力,在反光、暗黑和远距离等极端条件下依然可以准确感知、识别出物体。埃尔森公司自主研发的3D智能相机不仅让这些机械臂变得更聪明,也实现了3D传感器领域从0到1的突破。

埃尔森智能视觉传感器研发设计负责人 苗庆伟:工厂发展的话,到了这个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叫工业4.0,技术都需要更智能化。你比如说像这个料筐,它可能有几百个品类,现在就是随机来料,这些都是限制了机器人导入。那有了3D相机以后,结合我们的仿真算法,不仅能扫描到数据,而且能够让它智能判断这是哪一个型号,去实现全自动化的这种场景的这种导入。

埃尔森紧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智能传感器产品空白,不断研发新产品,逐渐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客户群。目前,这个仅有百人的企业,已经在汽车、化工、家电、重工等行业积累了一批优质头部客户。

智能视觉传感器研发设计负责人 苗庆伟:像这些技术和产品都是逐步迭代的,从2016年发布第一代到现在差不多我们迭代了有三代,现在还在规划最新的方案,主要是应用场景的需求,越来越要求智能化,然后场景也是多样化,用户不断的提新需求我们也能够响应它。

这两年,在河南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链上,新产品不断引领产业链条低端迈向中高端,智能传感器新产品正在向五大领域发力: 汉威科技、新天科技重点发展气体检测传感器;天迈科技、森鹏电子等企业重点发展汽车车身感知传感器;日立信等企业加快开发工业精密测量和电力传感器;新产品的面市,塑造了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记者观察】只有尽快打开从0到1的大门,才能尽快驶入从1到100到1000到10000的发展快车道。这三年间,郑州能研发制造高端传感器的企业数量翻了一番。靠什么?靠的就是不断研发出填补市场空白的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占领一席之地,再打出一片天地。这也正是河南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我们也期待能有更多新产品“卷”起来,共同推动智能传感万亿级产业的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