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也能交易?郑商所探索“期货+气象”业务模式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安欣欣)如何利用创新型金融和天气衍生品来规避风险? 6月4日,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郑商所近日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探索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的“期货+气象”业务模式,更好服务金融强国、气象强国建设,蓄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经济安全平稳运行面临风险挑战,实体企业对分散和转移天气风险的需求愈加迫切。为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求,郑商所立足自身品种优势,持续拓展服务领域,长期跟踪并积极寻找“期货+气象”领域的切入点、着力点,将“推进天气指数编制与应用、天气衍生品研发上市”列入“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21年6月,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天气指数编制与应用、天气衍生品研发上市、“期货+气象”复合型人才培养等系列合作。
三年来,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挥各自优势,扎实开展长江中下游气温指数研究工作,目前已形成编制方案,进入技术开发阶段。
指数编制过程中,研发人员借鉴了境内外气温指数编制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合作课题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广泛走访46家行业企业的基础上,形成长江中下游气温指数编制方案,召开座谈会征求和吸收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国网能源研究院等7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电力、农业、保险、再保险等行业16家代表性企业的意见建议,为指数后期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研究推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衍生品,有利于健全天气风险管理体系,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以及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郑商所将以三方战略合作为契机,加强指数技术开发部署,推动指数尽快落地发布,深化指数衍生品应用研究,做好市场宣传和培育,不断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指数研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指数的发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的合作伙伴的加入,未来在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三方可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底座+方法模型+市场需求”的综合优势,共同推进长江中下游气温指数的发布,深入探索金融气象服务应用研究,拓展新能源等领域指数的研究合作,为中国天气衍生品市场不断开创新篇章。作为国家气象数据服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也将在此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种类最多的研究机构,多年来持续开展金融气象研究和实践,牵头组建了中国气象局“金融气象”重点创新团队,拥有丰富的天气指数研发和应用推广经验。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方共同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是推动气象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下一步,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金融气象指数应用场景,围绕金融气象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开展攻关,以“技术推动”与“需求引领”双轮驱动,提升金融气象科技创新和行业服务能力,为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党建引领网格化,守护百姓烟火气——金水区人民路街道开展辖区夜市广场、摊点平安建设专项整治工作
金水区大石桥街道开展“文明养犬、夏韵郑州、和谐家园”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