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文强工】景日昣:国无双品 造福一方

2024-05-30 08:12:54

【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

【厚 文】遇故知

景日昣:国无双品 造福一方

核心提示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灿烂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黄帝、许由、列子、刘禹锡、李商隐……他们以绝代风华光照时代,铸造着郑州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郑州是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当前,郑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省委要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社会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本报特推出【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通过对和郑州有关历史名人的故里实地走访和现实价值挖掘,展示郑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对郑州工业、郑州品牌进行深入报道,展现郑州发展新质生产力、强产业促发展的实力与活力。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登封“天地之中”诞生过众多蜚声古今的历史名人,清代名臣景日昣便是其中之一。其人如何,他有哪些值得铭记的历史功绩?5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登封,在嵩阳书院、唐庄镇陈村、大冶镇桥板河村、登封市档案馆,在景日昣留下的众多历史遗迹处,追寻先人的足迹,寻找历史的答案。

初夏时节,万物繁盛。位于登封市产业集聚区的唐庄镇陈村,遍地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与周围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村内一处近百亩的果园,果树正在悄悄结果,四季在静谧中安然流转。这里名曰“名士园”,安葬着被乾隆帝赞为“国无双品”“正人君子”的清代名臣景日昣。

景日昣生于登封大冶镇,历康熙、雍正两朝,为乾隆帝师。他幼年家贫,命运没有赐予景日昣一手“好牌”,然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却创造了堪比“王炸”的“开挂”人生。

封建社会,贫民子弟想要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十分不易。才学过人的景日昣,科举之路却分外顺利。文献记载,景日昣天资聪颖,12岁就考中秀才,15岁被选入嵩阳书院,师从耿介、汤斌等名师,后又中举人、进士。进士及第10年,景日昣被委任为广东肇庆府高要县县令,迎来了政治生命的起点。

在登封,景日昣是被尊称为“景大人”的。提起祖先的事迹,景氏理事会秘书长、景日昣十七世孙景长生如数家珍:“在高要任职6年期间,景大人破案件、治水患、立堂规、平狱冤、减民赋,批阅和审理6.7万件案件,被百姓誉为‘良吏’。”景长生说,在广东高要,至今还保存着“景福围”“厚载祠”“景家坡”等遗迹。

优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自带光芒,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发光发热。景日昣因政绩卓著,多次被朝廷提拔,曾短期内得到数次擢升,官至礼部侍郎资政大夫加尚书。他还曾三次主持科考,掌管过教育、文化和外交工作。其履历之丰富、政绩之卓然让人赞叹。

景日昣的头衔有过很多,这其中,“乾隆帝恩师”这个光环最为耀眼。

登封市作协原副主席、嵩山文化学者景新源介绍,作为乾隆少年时恩师,景日昣没有丝毫迎合之心,而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乾隆登基后游览中岳,登上峻极峰时十分怀念恩师,亲手题写了“景氏祠”“正人君子”“国无双品”三块匾额,以彰其德。

“景日昣不但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良吏,还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作家。”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冯昶富说,史料记载,景日昣在任期间,闲暇之余著书立说,他告老还乡后,隐居于嵩阳书院附近的逍遥谷,仍专心著述笔耕不辍。更难得的是,“其著述不轻信旧文献的记载和民间传说,而是注重实地调查考证,现有《嵩崖制义》《嵩崖易义》《说嵩》《嵩崖尊生》《嵩岳庙史》等作品流传于世,字数多达千万言。其中,长篇巨著《说嵩》更是被誉为嵩山的‘百科全书’,是后世学者深入研究嵩山历史的珍贵参考资料。此外,《嵩岳庙史》中的诸多诗文和碑文,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大量佐证。”

景日昣还是一位在医学上颇有建树的良医。他年少时母亲患病,孝顺的他便潜心学医,后结合自己的精心研究和临床验证编写了医药名著《嵩崖尊生》,成书后广为流传,多次刊刻,后来还传入日本,在国际医药界享有盛誉。

尤为令人欣喜的是,景日昣的著作,不但大都保留了下来,就连代表性作品的木刻原版也都完整地留存,现部分存于登封市档案馆。

作为景日昣出生、长期生活、安息之地,登封还留下了大量关于他的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迹。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景日昣巧借“无梁庙”让康熙免除登封赋税、雍正三召不入以致“将头进京”的传说;在嵩阳书院后的逍遥谷处,还能看到景日昣当年题写的“景”“福”“光风霁月其襟怀”;大冶镇桥板河村景日昣汉白玉雕像前,我们仍能看到他一手执《说嵩》、一手背于身后,目光深沉地望向远方……

《诗经》云:“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景福”二字,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理想。在逍遥谷题写下这二字的景日昣,用自己一生的正直、勤勉、智慧、德学,实现了人生的理想,谱写出了绚丽的生命华章。

本报记者 秦华 文 李新华 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