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两河一渠”杀灭园林“五小害”,科技赋能助力生态保护

2024-05-29 15:48:25 来源:中原网

5月28日,郑州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在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积极宣传科普蚧壳虫防治,进一步加强“两河一渠”河岸绿植治理工作,提高滨河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5月25日至6月1日是2024年科技活动周,城区河道事务中心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在金水河畔设置“无人机技术运用于执法工作中的创新成效”“科技赋能、智慧城管”“蚧壳虫的主要种类和科学防治技术”等展区,向公众展示科技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和实际成果。

活动现场,该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彩页、现场讲解、播放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普及蚧壳虫的种类和科学防治技术,提高了市民对河道管养工作的认知和了解。

蚧壳虫是同翅目蚧科昆虫,又名树虱子、介壳虫,是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在我国为害园林植物的蚧壳虫约600余种。其虫体被厚厚的蜡质层所包裹,防治非常困难,被列为园林“五小害虫”之首。

危害“两河一渠”园林植物的蚧壳虫主要有紫薇绒蚧、金叶女贞粉蚧、白蜡蚧等,主要为害树种为小叶女贞、火棘、法青、月季、紫叶李、碧桃、海桐、紫薇、白蜡、夹竹桃等,常造成枝叶发黄、畸形、叶片脱落的情况,严重者可导致整株死亡,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园林绿化效果。

近年来,为给市民群众营造魅力十足的城市环境,提供良好的河区游玩体验,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持续开展防治工作,对“两河一渠”范围内的植物定期施肥,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理,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虫;对死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加强修剪,通风透光,减少虫害发生率。

“一旦发现绿篱枝干上有较多的白色蜡质物时,即使用铁刷将白色蜡质物刷除或剪除烧毁,然后再喷施杀虫剂进行灭杀。”城区河道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每年3月初及11月末,会使用石硫合剂对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火棘等植物进行喷施,从而达到消灭越冬虫源的目的,而在为害严重期则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选则具有超强内吸和渗透作用的药剂进行喷洒。

截至目前,郑州市“两河一渠”的蚧壳虫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将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开展科技服务,为市民营造更好的休闲环境。

郑报全媒体记者 汪永森 文/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