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文强工】大信:家居智造“梦工厂”

2024-05-29 08:16:39 来源:中原网

【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

【强 工】压舱石

大信:家居智造“梦工厂”


核心提示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灿烂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黄帝、许由、列子、刘禹锡、李商隐……他们以绝代风华光照时代,铸造着郑州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郑州是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当前,郑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省委要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社会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本报特推出【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通过对和郑州有关历史名人的故里实地走访和现实价值挖掘,展示郑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对郑州工业、郑州品牌进行深入报道,展现郑州发展新质生产力、强产业促发展的实力与活力。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戴上VR眼镜“置身”新房内,把自己喜欢的家居用品“放进去”,感受不同风格带来的视觉呈现,最终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装修方案。你以为这样的场景是在影视剧里?在郑州大信家居有限公司,这一切都能简单实现。只要输入所在城市和小区名称,选择购买的户型,轻轻一点,只需10秒左右,多种装修风格和方案便呈现在眼前。

郑州大信博物馆聚落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不仅仅是在家居定制环节突出大数据服务和设计服务,大信家居更将其作为大信博物馆聚落的显著特色。从收集厨房文物开始,大信家居创始人庞学元及夫人李电萍已经在博物馆这一行当里深耕20多年,投入的资金超过8亿元,5个初具规模的博物馆更是珍稀文物云集。

博物馆里定家居

做全屋定制的家居企业为何会花大价钱修建博物馆?

据了解,大信博物馆聚落自2010年起陆续建成,并免费对公众开放。其由大信家居投资兴建,占地56亩,毗邻大信家居总部。大信博物馆聚落主要由5个展馆组成,包括郑州大信厨房博物馆、郑州大信明月家居博物馆、郑州大信中华色彩博物馆、郑州大信启源非洲木雕艺术博物馆、郑州大信当代艺术博物馆。

大信家居依托郑州大信博物馆聚落,从需求端入手,驱动生产制造端,把服务业和制造业结合起来。通过“先进制造+文博旅游+客户深度服务”模式,吸引消费者和普通游客到工厂和博物馆参观,感受现代智能制造生产方式,体验中华传统优秀厨房文化,对顾客一对一服务,最终完成全屋家居定制。

通过家居博物馆里生动的体验场景和全屋家居实景定制空间,大信家居在观光旅游、定制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打造了一条“看不见的生产线”。

“用旅游半径来突破传统商场的销售半径,让产业融合激活更多需求,创造更大价值。”从过去“能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到现在的“顾客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服务型制造不仅改变了企业发展理念,也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据了解,大信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大约每6个客户就能转化1个订单。

订单纷至沓来,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在大数据和数字化平台的精准测算和调度下,不同客户订单在工厂里实现了混批生产,“以往18~45天的交货周期,现在最短4天就能完成,人工成本下降了70%,生产效率提升了4倍以上。”庞学元告诉记者。

“绿色”家居新风尚

除了引领全屋家居智能定制潮流,大信家居在绿色环保方面也尤为重视。

在供应链管理中,大信家居引入全新的设计思想,从源头出发进行绿色生态设计,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最终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都使用绿色技术、绿色生产工艺,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深度协作,实现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整个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和最小程度的消耗及环境影响,锻造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通过创新绿色生态设计,实现定制产品的模块化集成,以大数据为依据,研究人机工程学、顾客习惯、风格爱好以及色彩,在此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转换,模拟人的思维,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实现无限制定制设计;标准模块与材料规格的优化方案,使板材的利用率达到94.7%,比国际定制平均利用率的76%高出18.7%。”庞学元说。

过去,橱柜的平均使用寿命在8~10年,影响橱柜寿命的是五金和木制柜体的结合,大信推出的四孔铰链、重型轨道等创新设计,使得橱柜的使用寿命延长到25年,将整体厨房的使用周期延长2倍,可有效节约木材用量。

满足更多个性化定制

据介绍,未来,大信家居将深入推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通过5G、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拓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物流全流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同时,继续完善服务型制造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保护完善企业大数据,建设企业云平台,开放企业内部资源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译博 王梦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