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文强工·问郑】三全:民以食为天

2024-05-23 08:23:30 来源:中原网

【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

【强 工】压舱石

三全:民以食为天


核心提示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灿烂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黄帝、许由、列子、刘禹锡、李商隐……他们以绝代风华光照时代,铸造着郑州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郑州是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当前,郑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省委要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社会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本报特推出【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通过对和郑州有关历史名人的故里实地走访和现实价值挖掘,展示郑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对郑州工业、郑州品牌进行深入报道,展现郑州发展新质生产力、强产业促发展的实力与活力。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小满时节,麦粒渐满。农民喜迎丰收之际,“链主”企业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有了沉甸甸的安心。

作为一个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龙头企业,三全食品产业链条上配套企业达到7800多家,其中3600多家企业为公司提供面粉、糯米粉、肉蛋禽、油脂、糖、蔬菜等农副产品原料以及生产设备、物流设备等,带动了我省种养殖、米面制品加工、食品机械制造、仓储物流等20多个上下游行业发展,助力我省40万农户和上万家中小微企业实现增收。

三全食品的研发中心,10多名工作人员围坐一起,边品尝新研发食品边打分,这是记者走进公司后看到的一幕场景,而这,已是三全新产品上市之前的“标配”。

汤圆自动化生产车间科技感满满

“之所以选择上午10点让大家试吃新品,主要是据研究发现,这个时间段人的味蕾最挑剔,更容易鉴别食品是否可口。” 三全食品产品总监李小星告诉记者,公司的试吃人员都是随机选取的,主要从新品的色泽、口感、成形、肉感、菜感等多方面多维度来品评。

紧临研发中心的生产车间内,水饺军团正从生产线鱼贯流出,自动完成速冻、称重、装袋、封口、包装等一系列工序,从此走进千家万户。

目前,郑州已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速冻食品之都”,河南占据着全国速冻食品6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三全食品,自创始人陈泽民从重庆老家带到郑州的一台小石磨起步,到如今成长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企业、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在30%左右,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领先地位,一路走来,殊为不易。

传统食品企业迈向智能制造

2008年,三全食品在深交所上市时,一年的产能为10万余吨,现在一年可达70多万吨。产能大幅度提升的背后,是公司智能化转型的脚步从未止步。

李小星告诉记者:“多年来,三全食品秉持新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为突破口,持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公司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步伐,对生产、包装、堆码、储藏等关键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自动化水饺机和汤圆机、自动化立体冷库、二维码追溯系统、AI视觉识别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都是行业首家应用。

三全食品通过对行业现状与瓶颈问题的剖析,积极进行智能工厂建设,实现了全流程质量追溯、智能分析与决策、综合创新等能力的提升。目前,公司正在建设“速冻食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及“5G智慧工厂”创新应用示范,争取在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和管理流程应用。“速冻食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5G智慧工厂”的建成也将赋能产业链上7800多家中小企业,带动他们一起逐步实现业务数字化转型。

产品创新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民以食为天。在三全食品的展厅内,陈列着公司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各种新产品。预制菜、速冻食品、方便快餐食品、鲜食、调理食品,一应俱全,令人目不暇接。

以汤圆、水饺起家的三全食品,牢牢占据着我国速冻米面赛道的“头把交椅”,并凭借创新不断开创着速冻食品行业的无限可能。

根据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三全不断推出符合消费需求、适应不同消费场景的新产品,比如公司推出的以烤肠、小酥肉、爆烤丸为核心的空气炸锅系列,补充了特色小食、精致点心等不同类别餐桌美食,满足新一代的就餐场景;而微波系列兼顾中西主食,逐步拓展推出包含炒饭、水饺、意面等在内的不同产品,方便简单,两个系列一经推出,广受消费者好评。2023年,公司还推出砖、片、条、粒、丸等牛羊肉系列产品。公司在原有的汤圆、水饺、粽子、面点、馄饨5大类里进行升级创新,引领了消费者需求。

拥抱“消费升级”美好生活

5月18日,知名主播董宇辉的直播间,上架的20万份三全龙舟粽子被粉丝一抢而空。这是带货直播间的一幕,也是当下中国直播经济的一个剪影。

俗语讲,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渠道结构方面,公司近年来重新梳理渠道分工,明确了不同渠道间不同的产品结构、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经销渠道重点突破新的下沉市场;零售渠道继续巩固优势市场同时跟进新的渠道转型;线上的新渠道方面,把电商业务划分为传统的平台电商、到家业务、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渠道质量改善明显。

“我们在做好商超等传统渠道的同时,也在积极试水电商、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等销售手段。”李小星说,公司借助京东、天猫、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平台,与国内知名直播机构深度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便利,运用内容营销、直播营销与消费者互动,覆盖1000多万消费者。与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和社区电商深度合作,自建微信官方小程序,增加定制化产品开发和供给业务,并与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和知名网红大V长期合作,打造网红产品,促进消费。记者 徐刚领 王军方 文 徐宗福 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