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次全国助残日|在“春天的事业”中闪闪发光的他们

2024-05-20 09:31:12 来源:中原网

梅丽与萤火虫志愿队的伙伴一起练习鸟虫篆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田莎 文/图)残缺的花儿依然可以绚丽芳香,折翼的鸟儿依然奋力飞翔。不少残疾人用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冲破生理和心理的束缚,展现了向上的生命力。同时,他们虽是淋雨人,但做撑伞人,他们一直奔波在扶残助残的路上。2024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记者带你走近那些在“春天的事业”中闪闪发光的人。

用微弱的光芒照亮视障学生的人生路

“我不可能不学习,我做不到。” 韦茜的内心似乎有股温柔又坚定的力量。

韦茜是河南省自强模范、河南省盲人协会副主席,也是郑州市特色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她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从小医生就告诉她,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慢慢衰退,失明只是时间问题。从二年级开始,韦茜从郑州市盲聋哑学校转到郑州陇西小学随班就读,回忆那时的学习经历,她说,没有和普小教科书同步的盲文书,她就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把书抄成盲文。喜欢看书的她还经常“泡”在图书馆,到后来看书甚至需要拿上放大镜。

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当时老师们给予的帮助和关爱。一位语文老师为了让她能跟上教学节奏,改变了自己多年的教学习惯,边写板书边朗读给她听。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的老师日复一日,每天坚持接送她上下学。这些经历为她今后的教学生涯埋下了一颗种子。

韦茜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青岛读书时,家中突发变故,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她放弃了中考,回到河南,去洛阳学习中医推拿。一年后,家中不再支持她继续求学。她思来想去,说:“我不可能不学习,我做不到。”那段时间,她边打工,边上学。最终通过单招,顺利考上了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

大学毕业,韦茜进入了临床工作,但她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歇。2016年,她到广州学习龙氏治脊疗法。当时,她的视力在逐步下降。她说:“每天清晨意识到快要清醒时,我既想睁眼确定自己是否还有光感,又特别恐惧失去光明,每天都在矛盾和挣扎的心态中醒来。”祸不单行,一次车祸导致她的脚骨折,为了不错过学习机会,韦茜在医院打了钢钉固定后,休息了几天就继续投入学习。因为没有休息好,致使脚畸形。

在学习方面,韦茜走过很多弯路,付出的艰辛超过想象。也正因如此,韦茜决定开启教学生涯,希望把自己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更多的视障学生,用微弱的光芒照亮更多视障学生的人生路。

“想在社会立足,要具备不可替代性。”韦茜这样教导她的学生。在学校,韦茜不仅做引路人,还做知心人和大家长。韦茜告诉记者,她在班会上常常对学生说:“看不到不要紧,只要你心态好,心里面种着小太阳,你就会发光,不但能照亮自己,还要照亮别人,你的影响力甚至自己都难以预料。”

5月12日,韦茜再次踏上学习之旅。她坦言,期待的背后也有焦虑:“期待的是自己学习到先进技术,回来能传授给学生;焦虑的是,将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学习。”

不过,韦茜说:“现在的‘网络盲道’越来越畅通,为视障人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此次外出,她在手机上提前预定了酒店,还在12306APP上预约了重点旅客。

“对于视障群体而言,教育是根本,而职业教育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相信未来在科技的助力下,视障群体的学习之路会更加便捷,人生会有无限可能。”韦茜说道。

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帮助过我的人,我一直心怀感恩,想让这份善意延续下去。”今年40岁的张来忠是一名企业家,儿时的他从高处摔落,致使肢体残疾,近年来,走路有些蹒跚的他一直在为残疾人事业奔走。今年年初,他获得了郑州市2023年度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

“大约6岁时,我从高处意外摔落,被送到医院抢救,昏迷了两天。幸得一位中医救我,性命才保住。”张来忠说,如果没有当时那位中医,或许就没有现在的他。回忆起成长经历,还有两件事情让他铭记于心。读高中那些年,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在食堂工作的一位同乡尽量给予他更多的照顾,这让他一直心怀感恩;高考那天,他怎么都等不到车,情急之下,一位陌生人愿意送他去考场,事到如今,他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和感受。他说,人生在世,要怀有感恩之心。

高考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财经学院(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期间,他没有放下前进的脚步,继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毕业后,他曾进入体制内工作。2015年,基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目标,他决定辞职创业。从做净水设备,到开设饮用水厂,再到前往贵州开设酒厂,这些年来,他不断拓展企业经营业务。他说:“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为别人撑伞。” 目前,在郑州经开区,他有着占地近55亩的产业园,总共安置了130个残疾人就业。

张来忠说:“我们企业用人秉持‘避人所短,扬人所长’的原则。每个残疾人情况不同,企业会根据残疾程度,将残疾人安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总有张来忠的身影。他告诉记者,每次招聘会后,他会整理收到的求职登记表,做好记录,同时走访周围用工单位,为残疾人求职搭建桥梁。

不仅如此,他还组建了一个残疾人艺术团,邀请乐器老师为残疾人上课,不仅能丰富残疾人的日常文化生活,还能让他们在一场场演出中找到自我价值。

近年来,张来忠在扶残助残事业、爱心公益事业中捐款捐物已达600余万元。深耕扶残助残事业多年,他有着多重身份,不仅是企业家,还是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郑州市扶残助残促进会副会长。“多一重身份,多一个责任。”张来忠说,今后他会更多地关注农村地区重度残疾人,让他们享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

萤火微光 聚之如芒

“一只萤火虫,仅发出一点微光,但很多萤火虫聚在一起,就能绽放非凡的光芒。不仅能照亮自己,还能温暖别人,传递爱。”郑州市残联肢残人协会主席梅丽介绍,2021年,她发起成立管城回族区萤火虫志愿互助中心,初衷很简单,就是倡导“以轻残帮助重残”的志愿活动,汇聚有力量和有温暖的残友大家庭。梅丽说:“曾经我受恩于社会,我不想让别人爱我爱到没结果,我要将爱和善意延续下去。”

1992年,19岁的梅丽在一场车祸中,全身80%以上重度烧伤、右手截肢左手挛缩、尾骨切除。先后共接受了7次全身麻醉手术,数十次植皮手术,浑身上下全是伤疤。

治疗期间,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不间断地赠送药物、食物、书、磁带等。“那时候,跟我没有血缘,甚至没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都送来了爱,这世上还是好心人多。”梅丽说,母亲总教导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梅丽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进行康复治疗,但真正突破心理障碍走向社会,她用了十年。从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到大大方方社交,梅丽说,母亲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2002年,在母亲的鼓励下,在管城区残联和南关街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以她名字命名的全省首家助残服务专线——“梅丽热线”正式开通。不仅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办理业务的资讯,还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等。

梅丽过了“身体关”和“心理关”,她积极融入社会,做各类志愿服务。但郑州还有一些肢体残疾人,他们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自我救赎。

“重度肢残人离不开轮椅,他们的眼睛和心都在远方了,但是他脚下从未开始,因为他走不出去,一个台阶就能把他困在原地。但长期足不出户,又会造成心理障碍。”梅丽说,既然他们走不出来,那我们就去照亮他们。萤火虫志愿互助中心成立之后,每年都积极组织户外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大家庭,共享大自然的温暖与美好。前不久,百余名残障人士积极参与放风筝大赛,在蓝天白云下,他们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梅丽告诉记者,随着经验的丰富,志愿服务也越来越精细化。目前,管城回族区萤火虫志愿互助中心细分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以残助残志愿服务队、应急车队等小分队,还成立了艺术团,号召残友一起学习鸟虫篆、商王鼓、非洲鼓、轮椅舞、手语舞等,培养兴趣,丰富生活。

从助力抗洪救灾帮辖区困难残疾人渡难关,到帮助重度残疾人换残疾证,再到帮助残疾果农化解苹果滞销难题……发生在“萤火虫”之间的故事鲜活又有力量。梅丽说,我们做志愿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正如萤火虫志愿互助中心的口号“萤火之光,温暖他人;以残助残,爱心传递”一样,我们想让更多人感受到萤火虫的微光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想让残友们遇到难事儿时,能想到还有我们这个大家庭可以帮一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