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鼻天鹅落“郑”记

2024-05-07 19:31:57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富盈 任思领 黄栖悦 文/图)近日,郑州北龙湖的水面波光粼粼,几只天鹅宝宝跟着爸爸妈妈在水面嬉戏。天鹅成了郑州人的重要话题。今年北龙湖湿地已经出生了43只天鹅宝宝,还有17枚天鹅蛋正在孵化中,到时候仅北龙湖湿地就会有100只天鹅了。

除了北龙湖,在贾鲁河和常庄水库也有天鹅出现。今年,郑州的天鹅数量将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不少人都说,郑州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鹅之城”。

龙湖上游弋的天鹅

破壳!

43只天鹅宝宝在北龙湖出生

5月5日,6只疣鼻天鹅宝宝在北龙湖湿地公园呱呱坠地,这是今年孵化的第八窝小天鹅。今年湿地公园内已经有43只小天鹅宝宝出生,加上原本的52只成年天鹅,北龙湖湿地内的疣鼻天鹅数量达到了95只。另据郑东新区爱鸟护鸟协会的志愿者介绍,最近将会有近17枚天鹅蛋陆续孵化。届时,北龙湖湿地公园内的疣鼻天鹅数量将突破百只。

刚出生的天鹅宝宝

据北龙湖湿地公园的巡逻保安介绍,公园内共有11个天鹅孵化点,为了天鹅宝宝能够成功孵化,他们已经将天鹅孵化点周围的道路封锁,禁止行人经过,避免打扰到天鹅。

除了北龙湖湿地公园,在贾鲁河(老鸦陈段)和常庄水库,也能见到疣鼻天鹅的身影。

“今年郑州的天鹅,是有史以来有记录的最多的一次。去年有多窝天鹅孵化成功,大大小小共有54只。今年已经有9窝孵化出来,现在还有3窝正在孵化。”郑州市爱鸟协会会长朱新中说。

据了解,天鹅的孵化期一般是35天左右,目前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朱新中为了能让剩余的天鹅宝宝顺利孵化,一直在关注着天鹅的孵化情况,“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守护,和热心志愿者一起,努力让最后三窝顺利孵化成功。”

贾鲁河的天鹅

繁衍!

疣鼻天鹅的“落郑”之旅

疣鼻天鹅与郑州的缘分要从7只天鹅降落北龙湖说起。2019年12月份,北龙湖湿地公园发现了几只天鹅的身影。后经观察,发现这些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

据志愿者们讲述,这些天鹅选择降落这里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有天鹅受伤,无法长途迁徙。另外,当时郑州的气候也比较适宜天鹅栖息,加之北龙湖内水域面积较大,水草物种丰富,适合天鹅疗伤。


湖边的天鹅

疣鼻天鹅本是迁徙的候鸟,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志愿者们发现这几只天鹅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在与天鹅相处的过程中,天鹅似乎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关爱,慢慢也不再惧怕。熟悉之后,大家伙儿就给这几只天鹅起了名字,包括“明星天鹅”王子、公主、园长、河妈等,它们是最早“落户”郑州市的天鹅,也是郑州天鹅种群的元老。

其中王子与公主结合生下大舅哥、胡老二、青年队长等天鹅宝宝,园长与大利生下元宝等天鹅宝宝,由此,疣鼻天鹅开始在郑州定居,拿到郑州“户口”,从二代天鹅以后,全是地地道道的“郑州鹅”。

成群的天鹅在龙湖边晒太阳

为何本该迁徙的疣鼻天鹅由候鸟变为留鸟,安家郑州呢?据郑州市林业局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董朝伟介绍,留在郑州的这些天鹅,几乎全是疣鼻天鹅。天鹅是传统意义上的迁徙鸟类,它们只在郑州停留觅食,几乎不会成为留鸟。深秋由北向南去衡阳,春末由南向北去西伯利亚。但这些年来,因为郑州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越来越高,市区水面越来越大,水面的水质也越来越好,所以疣鼻天鹅就越来越多的选择留在郑州,成为留鸟。

救助!

精心照料每一只受伤的天鹅

这些天鹅之所以乐意留在郑州,与保护天鹅志愿者的努力分不开。

爱宝嘴上的鱼钩

今年4月21日下午4时许,郑州北龙湖水务保安在巡逻中发现天鹅“爱宝”的嘴上有鱼钩,经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齐心合力救援,最终用网枪才将“爱宝”抓住。控制住“爱宝”后,救助人员发现它嘴上挂有3个鱼钩,后经X光检查,“爱宝”食管内还有一个鱼钩。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些鱼钩都被清除了。


爱宝食管中的鱼钩

此时的“爱宝”刚满两岁,之前它腹部曾被划伤,被救助后缝合了23针。伤口尚未痊愈,又遭其他天鹅欺负,致使腹部再次受伤,又缝合了19针。它前后“住院”一百余天,回到北龙湖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疗养才痊愈,重回蓝天碧水。

天鹅“福宝”同样命途多舛,之前也因误吞鱼钩而性命垂危,经过住院手术,最终才大难不死,回到北龙湖。

今年3月,“爱宝”与“福宝”组建了家庭,并首次诞下7枚蛋。几日前,“福宝”开始上窝孵蛋,如果没有意外,5月底,它们的宝宝就会出生。

“疣鼻天鹅孵化过程中,雌性天鹅上窝孵蛋,雄性天鹅在一旁警戒守护,并找食物喂雌性天鹅。如果雄性天鹅发生意外,那么雌性天鹅就会没有安全感,很有可能弃窝停止孵化。”志愿者介绍。

目前北龙湖疣鼻天鹅正在孵化期,近期将会有多窝天鹅宝宝出生。为了保护它们,北龙湖水域周围都设立了禁止垂钓的标示牌,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北龙湖区域宣传鱼钩、鱼线对天鹅的危害,以此来劝阻捕鱼者。

闻名!

有人不远千里来观天鹅

在北龙湖湿地公园内,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背包客”,一旦看到天鹅,他们便从包里拿出提早准备的“装备”,对准天鹅。

一群来自山东东营的摄影爱好者,在网上看到北龙湖湿地公园内天鹅数量众多,而且正在孵化期的消息后,驱车600多公里赶到郑州,只为一睹天鹅芳容。

摄影爱好者在拍天鹅

“这太难得了,没想到在城市公园内还能看到野生的疣鼻天鹅,这对我们摄影爱好者简直就是福音,不用再跑到野外拍天鹅了。”摄影爱好者许先生说道。

除了摄影爱好者,还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五一假期期间,北龙湖湿地公园内游人如织,不时有人驻足观看天鹅嬉戏,另一面,疣鼻天鹅在湖面上尽情挥舞着翅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跃入眼帘。落日时分,金色的余晖打在水面,成群的天鹅展翅翱翔,一瞬间,便让人陶醉不已,引来游客们阵阵惊叹。

“我是从福建来的,听说郑州有野生的天鹅,就想和家人一起来看看,没想到能近距离的观看野生天鹅,真是太神奇了。”一位外地游客激动地说道。

在社交平台上,以王子和公主为代表的郑州疣鼻天鹅家族已经小有名气,象征着纯洁与忠诚的天鹅吸引着游客们专程前来与它们合影。

微风习习配上落日余晖,浪漫至死不渝的独特感觉吸引不少情侣在湖边拍照,想让天鹅见证自己美好的爱情。郑州北龙湖成了名副其实的天鹅湖,北龙湖湿地公园也俨然成了一大网红打卡地。

市民在观赏天鹅

共建!

携手打造“天鹅之城”

自2019年12月,疣鼻天鹅降落在北龙湖湿地公园起,就有市民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天鹅。2021年3月,郑东新区爱鸟护鸟协会正式成立,肩负起保护和救助天鹅的责任。“我是去年对天鹅感兴趣后,也想为天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保护天鹅也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也更利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市民刘先生说道。

在天鹅刚来到龙湖湿地公园时,有人看到天鹅后第一想法是“起锅烧油”琢磨怎么吃。后来经过志愿者和一些爱心市民的持续宣传,对疣鼻天鹅的保护意识在不断提升。从“起锅烧油”到自觉保护,天鹅的存在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游人素质,这场双向奔赴的牵手正在越来越近。

​志愿者在投喂天鹅

在湖边,志愿者们正在给“青年队长”一家喂食。“投喂需要经过我们同意,冬天时我们每天都会定人定时去喂。”正在巡逻的保安说。

为了有效保护天鹅,协会人员在园内竖起了标语、拉起了横幅,防止游客“好心办坏事”。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成为鹅粉,正是因为广大市民的参与,郑州的疣鼻天鹅群不断壮大,成为了城市湿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朱新中希望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对这种漂亮鸟类的关爱之中,希望大郑州的蓝天碧水里,出现更多的天鹅。

据了解,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源保护区生态功能发展,积极加大投入,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郑州市水利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强化水源地保护区的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制止、处置破坏水生态水环境的违法行为,为野生鸟类栖息生存安全提供了良好环境。”郑州市水利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办公室主任牧军涛说。

不少郑州市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天鹅及其他候鸟来郑州市内的水域觅食安家,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打造独属于郑州的“天鹅之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