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一年间】在田间地头书写履职答卷

2024-02-28 08:12:40 来源:中原网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代表委员履职一年间 

在田间地头书写履职答卷

编者按

又是一年春意浓,履职尽责踏新程。2024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过去一年,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和住豫全国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察民情、办实事;新春伊始,他们带着全省人民群众的心声与期盼又将奔赴北京,履行光荣职责。本报开设“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代表委员履职一年间”专栏,讲述他们情牵百姓的履职故事,记录在兹念兹的履职心声。

深耕泡桐与农田间作,为兰考带去超百亿盈收,他是破解绿色密码的“泡桐医者”;步履不停穿梭在实验室、试验田、教室“三点一线”,他是专注科研的大学教授;奔走基层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他是为平原农林发展贡献学者智慧的全国政协委员。

“传递人民心声,帮助百姓解决问题,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连日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比以往更加繁忙,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不断打磨完善提案,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做准备。

泡桐,是北方主要的造林树和行道树,既能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又能降低平原地区干热风的危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生态保障。全国泡桐数量近10亿株,已成为我国平原绿化和速生用材林的第二大树种。这背后,范国强功不可没。从1993年开始,三十年来,范国强与泡桐为伴,带领团队科研攻关取得了累累硕果,创造出多个“第一”,将我国泡桐研究推向国际领先水平:在业界首次完成泡桐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确立了我国在泡桐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创建世界首个四倍体泡桐种质的资源库,培育出优势突出、特性优良的四倍体泡桐新品种;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白花泡桐基因组精细图谱,为国内外泡桐遗传解析提供了信息平台。

当年焦裕禄带领群众为防风治沙种下的泡桐树,如今不仅成为兰考大地的绿色屏障,还作为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产业的重要原材料,成了兰考人民的致富树。

情系“三农”,尽心履职。作为一名农业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范国强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质朴且深厚的情感。履职期间,他多次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热点问题建诤言、献良策。去年两会,他建议国家制定出台政策,提高从事农业工作的涉农大学毕业生工作、津贴等生活待遇,帮助他们打通上升通道,让他们可以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在农村工作。今年全国两会,他准备的提案与乡村生态建设相关。他建议,推动林木良种培育,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碳汇功能,将林草生态保护修复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增覆盖与增收益互促双赢。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近年来,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范国强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一线调研实际,围绕林业、农业、生态等先后撰写提交了十几个高质量提案。《关于“推进中原林业建设”的建议》《进一步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质量》《尽快设立“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科学家岗位”,为林业科研队伍“稳军心”》《营造生态廊道林治理高速公路沿线土壤污染》等多个提案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建议已转化为具体措施,从梦想照进现实。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