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博物馆到观星台 中外媒体记者感受“华夏国脉”品读“天地之中”

2023-09-15 15:54:11 来源:中原网

黄河巨龙华夏国脉,天地之中文明之源。9月15日上午,参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活动的外籍媒体记者们瞻仰黄河博物馆、参观观星台,从博物馆中的一件件展品中感受“华夏国脉”的磅礴气势,从周公测景台到元代观星台品读“天地之中”的孕育的璀璨文明。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第一座河流博物馆,也是最早成立的以黄河为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分为序厅、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六个展区。通过珍贵的文物标本、历史文献、图片等,辅以模型、录像、雕塑、场景复原、三维动画、互动体验等生动展示了自然黄河、人文黄河、历史治河、当代治河等内容。

“来这座博物馆参观,我了解了黄河悠久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 China Pictorial的英国籍记者Lewis  Taylor说,“我知道了中华文明孕育在黄河两岸,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这条河流人们充满敬畏之情,无论是环保还是治理,要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参观完黄河博物馆,外籍媒体记者们把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教授围在中间,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提问。被问到最多的就是“为什么要叫黄河?”“黄河在发源地时水是清澈的,流经黄土高原时随着诸多带有泥沙的支流的汇入,以及对河道的冲刷,黄河带入了大量的泥沙,才形成了黄色。黄河进入河南后,也冲刷出了黄河中下游广袤的平原,这里适宜农耕、适宜人类居住,就此诞生了中华文明。”江恩慧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外籍媒体记者们收获颇多。

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的观星台,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公元1267-1269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建筑之一。观星台除测景台和观星台两座天文科技建筑外,中轴线上还保存有照壁、大门、戟门、周公祠、帝尧殿等明、清建筑。

唐代建立的周公测景台,是唐代在西周测日影定地中的基础上修建的重要天文遗迹。测景台是在古代测景台的基础上经过革新而创立的一种当时最先进的天文观测设施。通过讲解员对于周公测景台讲解,外籍媒体记者们了解到了其用途和意义,也品读出“中国”和“天地之中”的内涵。


观星台以砖砌台体来构成圭表,如同一座建造精密的天文仪器,形如覆斗,体型高大,灰砖砌筑,细腻挺拔,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观测仪器,使测量太阳投影变化的精度大大提高。“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该历法的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同现代科学测定的回归年长度365天5小时48分46秒相比,一年仅差26秒。”当听到讲解员此讲解时,外籍媒体记者们无不发出赞叹之声。


来自俄罗斯巴什基尔电视台的记者马琳拿着手机一直在拍摄观星台。“这么古老的建筑居然能发挥出这么先进的作用,真的是太神奇了!我一定要把它拍摄记录下来。”

郑报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杨丽萍 陈凯 文 李新华 见习记者 王梦瑶 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