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敢为天下先】河南培养了我,我得为家乡做点儿事

2023-07-26 07:19:33 来源:中原网

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创新·敢为天下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

河南培养了我,我得为家乡做点儿事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凝望郑州,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立足当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郑州高质量发展,本报开设“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创新·敢为天下先”专栏,深入一线,为您讲述郑州本土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集智攻关的动人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创新创造成为时代风尚。

大暑至,阳光炽热,万物荣华。7月23日傍晚,在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忙碌了一天的张改平目光中透着些许疲惫。当谈及心心念念的教育、科研、人才等话题,他的眼神倏而变亮——是灿烂耀眼的激情和热爱,更是温暖持久的从容与坚定。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馆的主页上,关于张改平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在多重身份间切换,却并不矛盾冲突,因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他一以贯之的信仰与坚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大学校长、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第一战略”首席科学家,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主任…… 河南本土科学家张改平用他的斜杠人生和匠人气质,诠释着对科学家精神的思考和实践。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为国家和人民解决问题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老先生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一大批爱国科学家的心声,也映照着张改平从未动摇的信念。

1994年,在英国圆满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张改平婉拒了伦敦大学的挽留,舍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丰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乡进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他说,河南培养了我,我得为家乡做点儿事。

“我们是面向全省农业发展的科研机构,要多做些对生产生活有用的大事。”张改平在国外一直做的是基础科学研究,到河南省农科院工作后,因为老院长的这句话转向了应用科学领域。啥算有用的大事?我国每年仅因畜禽传染病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千亿元,一个小小的传染病,不仅会给企业带去灭顶之灾,甚至会对整个畜禽行业产生毁灭性的重创,作为动物学免疫学领域的研究者,张改平将回国后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定在了畜禽传染病防治上。

“遏制畜禽传染病发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及时检测、诊断。”张改平带领团队研制出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快速诊断试纸条,几分钟即可准确显示结果。以此为切入点,他们创立了一个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平台,研制出系统的畜禽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同行誉为“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的革命”。

如今,中国老百姓的餐桌越来越丰富,以肉蛋禽奶为核心的食品结构早已形成,针对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张改平及其团队的六七十项国家专利打造出一个“立体快检王国”,越来越多的违禁添加药物可以用专门的试纸快速检测出来,有效地阻拦了违法添加的泛滥。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健康优质就是“有用的大事”。一如蒲公英的种子,里程碑式的“快检”技术在中原大地生根萌芽,带动相关企业在全国蔓延遍地开花。

“实事求是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万能钥匙,不管做什么,首先要思考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需要什么。”做具体的事,为国家和人民解决问题,是张改平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追求,他始终坚信“有为才有位”,个人的成长利益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你做了多少被老百姓认可的事情,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你就能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收获多少成长,在相关领域中占多大分量。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做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

1978年,当骑着借来的自行车赶了二十多里路参加高考,与河南农业大学结缘时,张改平不曾想到,在以后兜兜转转的人生中,自己会成为这所百年老校的校长。

2013年9月25日,河南农业大学举行新任校长任职见面会,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张改平正式履新——科学家张改平成为大学“掌门人”,投身教育教学领域开启“传道授业解惑”新征程。“科研很重要,识人育人比出成果更重要。”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在张改平心底,教育更根本、更基础、更长远,做教育是他一生的事业。

做校长,张改平顺应高等教育趋势和规律,以科学家的敏锐眼光和求是精神,一直在思考如何办好大学、当前最需要解决什么、从何入手等问题。在他看来,大学,人才培养是根本,价值体现落脚科学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是为社会服务。大学之大,大在学者、大在平台、大在学问,也大在思想境界、成长空间。为此,他提出“集大智、聚大军、引大师、筑大台、干大事、育大才” 的六大发展理念,把人才队伍扩规模、上层次、调结构、补短板作为战略任务,并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人才强校战略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兼职班主任,张改平走到学生身边,言传身教,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引导他们自信自立自强,“农口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容易否定自己的专业,要让他们知道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在乎,了解‘三农’以及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学以至大,要拓展大视野、开阔大胸怀、培养大格局。”

当老师带学生,张改平经常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思想先于技术,做任何事只有看明白、想明白,才能干明白、出成效”,反复强调“做人、做事应当把科学思想放在首位,一定要秉持科学思想,把研究和解决本行业、本领域最重大、最迫切的问题作为成功之道”,他还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索中勇于怀疑、质疑、思辨、争论、实证、创新。

发动“朋友圈”一起做教育,张改平主导打造了“名家大讲坛”平台,每年邀请院士、知名学者入校讲学,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方式,提升思维能力。他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系统科学知识、严谨科学态度的同时,还要学习大师们的精神和风骨,“要会思考、会理解,朝大处想、朝大处看、朝大处干,不局限于狭隘的个人成功、学习、科研、利益,在人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豁然开朗。”

君子不器,成己达人

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然后让青年们放下绳子,拉我上去再做人梯。”华罗庚的这番话精准诠释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

从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至今,几十年来张改平一直在带学生、带团队,他很重视大团队建设,近些年每年毕业的研究生稳定在几十人。他说,人是一切工作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一个人无论多有本事,都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也干不出来。个人能成就团队,团队也成就个人,一支充满创造力的和谐团队,拥有更大的力量。

邢广旭从2001年本科毕业起,就跟着张改平学习、做科研,他眼中的张改平既是“整天泡实验室不分节假日”的科学家,也是“带徒弟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于人”的教育家,在为学生提供他能给予的最好的平台的同时,也给足了学生理解、包容和自由度。“他曾‘三出三进’团队,张老师的态度始终是‘走,欢送;回,欢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走遍全国也找不着这样的地方吧。”回忆起同门兼同事郭军庆的经历,邢广旭至今难忘,感慨万千。但在张改平看来,这却是一件极正常的小事,一方面,人才的流动有利于释放人才活力,人才在流动中可以更好地照见其真实能力;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输出正面能量,才会得到正面反馈。“正面并积极地思考、行动、应对、引导,做人做事都会更顺畅。”张改平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谈及培养学生和带团队,张改平拿《论语》打了个比方:因忧虑师道失传,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起草完善并编纂成书以纪念老师,这才有《论语》流传千古。“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学生,老师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张改平说。

“再优秀的人,也会有缺点和毛病;再不起眼的人,也有优点和长处。人才当然很重要,普通人同样重要,更多的人更重要。”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张改平说,做任何事都离不开人,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更要会用人,知人善用,把人力资源变为智力资源。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要认准方向坚持做下去

河南省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布局,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个省实验室。2022年3月,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成立,在免疫检测领域屡攀科技高峰的张改平,于卸任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一年后再“挑大梁”,成为实验室主任。当年9月,包括张改平在内的8位院士受聘为“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

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的战略定位是:“前瞻引领、需求驱动、多元融合、开放协作”,聚焦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在现代免疫科技领域实现基础研究“顶天”、产业转化“立地”,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如何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整合现有科研资源、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成果由实验室走向市场是我们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建设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张改平介绍,作为河南省生物经济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平台,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超级疫苗、蛋白质药物、免疫检测技术三个方向是目前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最核心领域,也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方向。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正持续聚焦这3个重点研究方向,围绕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坚,在免疫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进一步突破,推动免疫相关制品研发水平跨越式发展,为河南创新发展助力。

张改平表示,河南近年来在创新领域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努力,这体现了一种担当,也为郑州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他说,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搞研究必须要有毅力,一旦想明白、认准方向,就要坚持做下去,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一定能够做出一番成就。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