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担使命 畅所欲言话发展——政协委员发言摘编
1月3日上午,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本次大会共收到发言材料71篇,其中5名市政协委员作了大会发言。
推进郑州枢纽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
发展现代化“枢纽经济”,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郑州的“四梁八柱”,需要在加强郑州“枢纽经济”新格局规划和“枢纽产业”新格局建设上下大功夫。
市政协委员陈勇代表郑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建议,强化郑州发展“枢纽经济”的顶层设计。出台《郑州市枢纽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盘活郑州“枢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存量资源,形成全市“枢纽经济”一盘棋。以“枢纽经济”顶层设计战略统筹郑州现代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交通运输发展和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作为一个整体,以加强临空、临港产业专项规划建设为重点,推动临空、临港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相关市场链、资源供应链、创新链、科技链、物流链等多链耦合,向社会面产业领域延伸。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渊源,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着力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巩固提升郑州“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地位。
构建开放式的郑州“枢纽经济”大市场格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航空物流枢纽,建成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培育中原——长三角、京港澳、济郑渝等通道经济带,推动形成四向拓展、竞相向外的立体开放态势。加强郑州都市圈与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群之间的互联互通,取消郑州1+8都市圈城市间的高速收费,形成郑州区域外相互关联的郑州“枢纽经济”市场空间,充分释放现代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战略带动效能。促进资源互补、产业对接,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和完善郑州“枢纽经济”产业体系。
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并将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文化强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市政协委员花翀代表郑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核心工作小组,明确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的工作方案、进度安排,把握总体方向和筛选评价标准,推动工程有序高效开展。搭建由“技术方+内容方+资源方”共同发起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文化基因工程全产业链展示应用空间,建立广泛的技术合作机制、产业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机制,消除阻碍文化文物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市场化运作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开发文旅文创产品的障碍。根据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投入的特点,采用政府引导下的多元投资模式,前期文化基因工程的数据搜集及解码报告编制由政府成立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后期文化基因的开发利用采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更多进入文化遗产领域,探索成熟的文化遗产开发经营模式和收益回馈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政府整体统领,整合行业专家、投资机构、应用企业等多方力量,从技术、需求、产业发展等角度多方评估,打通“政产学研用”转化机制,做好文化基因的成果转化,将文化基因解码的成果运用到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中。做好文化基因工程的基础设施保障,破解文化基因工程所面临数字基础设施、通用软件和应用场景等难题,形成解决方案。
推动网上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
围绕推动网上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管家民代表郑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提出建议。
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体系建设,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以供应链平台为纽带,推动商贸流通与生产制造、物流服务相衔接,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跨境电商“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积极推进海外仓全球化布局,探索建立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加快全球跨境商品溯源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全球溯源国际规则。
深化探索制度型开放,实现“网上丝路”创新突破。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强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接、优势叠加,推动跨境电商在投资、财税、金融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
发挥郑州物流枢纽优势,推进“四路”协同直线加速。郑州应发挥物流枢纽优势,推动网上丝绸之路与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协同发展。
培育跨境消费新模式,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支持行业协会以郑州地理标志、文化标志、老字号为依托,加大优质直播平台、多渠道网络机构的引育和支持力度,支持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进商圈、进街区,推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清单扩容,丰富国际消费供给,建成高端跨境商品特色消费街区。
壮大跨境电商企业主体,加强“网上丝路”产业生态建设。针对中小跨境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其享受我市外贸贷,保障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保持其资金链、现金流的接续,全面支持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享受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租金减免等政策,对冲成本费用压力,大力推进“产业带+跨境电商”发展,扩大外向度高、国际市场潜力大的产业与跨境电商结合的广度和深度。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聚焦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市政协委员师艳军代表农工党郑州市委员会建议,加大社区卫生机构建设保障力度,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医疗设施配备、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织密织牢基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网。
发挥医共体和医联体实质作用。依托现有医联体、医共体网络优势,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社区居家康复基础性服务体系,社区通过设立微信群、社区康复服务电话等,为患者提供基本服务。
实施多途径人才引进模式。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基层人员工资待遇,实行人才统一“招、管、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技术能力,灵活调整专业人才招聘条件,真正发挥基层岗位引人、留人、育人作用。
加强医保政策支持。扩大医保基层用药品种,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职工医保慢病定点和康复医保定点,推动医联体药品目录衔接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综合能力,优化用药需求和结构。
落实中医发展优惠政策。将更多临床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加强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投入资金,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诊疗设备配备。
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根基
如何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根基,市政协委员寇爽建议,优化顶层设计,加强中小学数理、科技类学科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制订相关学科育人品质提升的行动计划,统筹规划目标与任务、路径与方式、组织与机制等。树立“人才培养靠人才”的师资观,教育、人社部门制订相关学科教师引入计划,把好“进口”;教育部门加强师资职后培训,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将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夯实、守稳,构筑人才金字塔结构的深厚根基。
实施科教融合战略,探索有效的协同机制。整合教育系统、科协系统、科研院所等相关资源,实施科教融合战略,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场馆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作用,把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结合起来,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营造社会氛围,宣传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带动企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区、家庭对创新教育的支持与投入。
解决教师短缺问题,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补充优秀教师,加快科学教师准入制度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设立科学教育专业,扩大师范类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招生计划。强化在职培训,启动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计划,多措并举,尽快培养适应科学课程、进而适应科学教育的科学教师。
加强平台队伍建设,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建设科学教育科研平台,在郑州师范学院设科学教育硕士点,划拨专项指标,创办“中小学科学教育”类期刊杂志。设立科学教育科研项目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成果的研究团队面向公众做好科普工作,并将研究成果有机融入基础教育中。加强与外省市交流与合作,举办中小学生科技周活动。
郑州全媒体记者 赵文静 王治
毅行大道天地阔——新征程上的中国将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非凡的领航丨习近平:遇到的困难很多,有的困难是空前的,但是我们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