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一场小小说的盛事
郑州这座“中国小小说中心”再度吸引国内文坛的目光
中原网讯(郑报融媒记者 秦华 苏瑜/文 李焱 白韬/图)昨日,第16届《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颁奖典礼暨冯骥才《俗世奇人》研讨会在嵩山饭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小说作家、文艺评论家百余人共襄这场小小说的盛事。这里有隆重的颁奖,这里有对名家作品的深入研讨,这里有小小说未来发展的权威论述,郑州这座“中国小小说中心”,再度吸引了国内文坛的目光。
在颁奖典礼结束后,“对话冯骥才:中原文化与郑州民俗”活动举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程健君,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石大东,郑州市文联主席钟海涛,作家、中原文化研究专家赵富海,作家、编剧、民俗专家孟宪明,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任晓燕等嘉宾,与冯骥才围绕着中原文化、郑州民俗展开讨论。
冯骥才:“郑州是中国的一个名城、老城”
在现场,郑州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程韬光说,冯骥才先生的到来为郑州带来一股清新的文学之风,希望能借助先生的智慧,为郑州的多元文化、民俗和文学的发展带来助力。座谈会上,众嘉宾围绕着中原民俗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话题畅所欲言。
谈到河南,冯骥才饱含深情地说,其实他早已是河南的老朋友,更多时候,他面对的不是媒体的“长枪短炮”,而是悄悄地在河南各地走访民间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冯骥才谈到河南的民间文化如数家珍,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朱仙镇和清明上河园,“在河南文化界人士的用心工作下,河南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定为国家级。”他说如果受到邀请,他一定会参加明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感受“三月三,拜轩辕”的盛况。
有民俗学者说,城市应当如何保护传统年味?对此,冯骥才强调说:“郑州是中国的一个名城、老城。”而对于民俗,在他看来,民俗不是强加的,它需要大多数人的认同,是大家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共同认同,对于郑州这座移民城市来说,郑州人回老家过年,其实也是遵从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民俗,本也无可厚非,政府能做的就是做好服务,让急着回家的人能买上车票,让回家的路更通畅。
谈到民俗、文化,冯骥才有个切身的感受不吐不快:“我们总是说我们的文化多么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真正地去走进、去感受我们的文化?有没有去真正地热爱中国文化?我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感受文化的温度,而不仅仅将‘爱文化’停留于口头和表面。文化遗产是公共遗产,是大家应该共同继承的。”看到出席活动的嘉宾不少都上了岁数,冯骥才感慨“如果只是老人来关注文化,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只有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热爱、传播我们的文化,我们民族的文化才有希望”。
最后,冯骥才呼吁说,文化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情怀,如果把文化作为他者,你就是一个阿姨,只是来照顾她,但如果把文化作为生命和情感,那么你就是母亲,是真正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情怀,“对文化诚恳一点,不要虚伪,要真正地爱她。让她真正地走进我们的心里,融入我们的生命”。
《俗世奇人》,怎一个“趣”字了得
昨日下午,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学会、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郑州市文联主办的冯骥才《俗世奇人》研讨会在嵩山饭店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文艺评论家,围绕着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和小小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文学创作题材广泛,代表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其中《俗世奇人》由其近20年间创作的小小说共36篇组成,先后发表于《收获》杂志,并于201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俗世奇人》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以天津方言与古典小说的白描技法为基础,塑造了36个鲜活有趣的传奇人物。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说,冯骥才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并从中生发出自己的观点,他对于地域文化有深入的感受和追求,《俗世奇人》读来回味绵长,书中许多小故事都是来自民间文化的灵感,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精气神;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用“有趣之人,风趣之事,乐趣之作,妙趣之书,怎一个‘趣’字了得”来评价冯骥才及《俗世奇人》,他说,书籍以精细的笔法、精短的篇幅,形神毕肖地刻画了天津卫里各种怪异人物,勾勒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风俗画卷。省文联党组书记、文艺评论家王守国说,冯骥才在文学、美术、民间文艺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是小小说的领军人物,对小小说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俗世奇人》体现出作者的大爱、大智慧和向善向上向美的艺术追求。
与会专家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一种代表性文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当代文坛,小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小小说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冯骥才既是倡导者,也是实践者。其创作的《俗世奇人》系列小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笔记体小说的优秀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创造性地将故事性、传奇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小小说“短”的魅力和浓烈的地域色彩,书就像一个万花筒,折映出老天津卫七行八作、三教九流的俗世生活,堪称中国当代新笔记体小说的典范之作,在当代小小说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与典范作用,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笔记体小说创作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