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刘灿辉:聚焦河南文物文创发展,建言提升活化利用水平
中原网讯(记者 王书领)河南,作为文物大省、文物强省,国宝众多,博物馆镇馆之宝更是熠熠生辉。然而,在文物文创研究开发领域,我省与部分外省及境外博物馆相比,在创意、研发水平、社会效应和经济运营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文物活化利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近期的相关会议中,刘灿辉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提案,旨在推动河南文物文创产业迈向新高度。
刘灿辉说,河南虽为华夏文明主要发源地,文物资源得天独厚,但文创领域问题凸显。一方面,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市场上难觅畅销不衰的“常青树”及“网红”产品。另一方面,在大型主题展览期间,文创产品开发思路传统单一,多为简单复制,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此外,文创产品在开发推广时对青少年市场关注度不足,深受青少年喜爱并能主动传播的产品极度匮乏。
针对这些问题,刘灿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其一,河南文博系统的文创研发应开拓思路,积极向国内外优秀的美术馆、博物馆展开专项学习。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汲取先进经验,开发出极具吸引力的文创产品。
其二,要紧密跟踪配合相关专题展览,做好宣传带动与文创开发。以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为例,该展览在2024年夏天成为上海最热门展览,一个月内接待观众317444人次。上海博物馆结合此次大展推出超千款文创产品,首发600款产品价格亲民、创意十足且质量上乘,引发购买热潮。展览首月文创产品销售额近4500万元,到11月突破1.4亿元,成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其经验值得河南借鉴学习。
其三,在文创产品的开发、推广和销售过程中,要更加注重青少年市场。强化针对青少年的文物开发与创意,打造符合青少年喜好的文创产品,推动文创消费年轻化,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落地生根,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刘灿辉的提案,为河南文物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方向。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河南能够充分挖掘文物资源潜力,提升文创研发水平,让文物文创产品成为传播河南文化的闪亮名片,实现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跨越。
中央军委举行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 习近平向全军老同志祝贺新春
中央军委举行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 习近平向全军老同志祝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