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熟之时,丰收之岁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城三周年

2024-06-07 09:57:33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记者 于露) 又逢麦熟。一片金黄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迎来了开城三周年。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之一,自2021年开城以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凭借着“戏剧”这一独特主体,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截至2024年5月底,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总观剧人次已超2100万,其中85后游客占比85%,省外游客占比超七成,国外游客已超50国。

数以万计的幻城观众、不远万里地奔赴,究其背后原因,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用高浓度的文化内核与始终如一的高质量服务给出了答案。

旅游搭台,文化唱戏

戏剧讲好黄河故事

328米的夯土墙,气势磅礴的百亩麦田,56个迷宫般的院落空间……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只有河南,用极具艺术价值的建筑美学,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沉浸式“开盲盒”体验——每个观众选择的路径不同,得到的体验也是迥异的。

如果说,蔚为壮观的场景已足够令游客叹为观止,那么作为幻城主体的“戏剧”带给游客的更是直击心灵的震撼。在近700分钟不重复的剧目演出中,21个戏剧以“土地、粮食、传承”为主线,把中原大地的时空碎片拼合在一起。剧场内,跨越五千年的先人古景在声光电画的加持下重现;中原人民的大义与舍我精神讲述着粮食与传承的可贵;麦浪之中,古人留下的吉光片裘在夯土墙上徐徐展开……黄河沿岸从古至今的种种片段不断上演,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透过戏剧找到共鸣。

除了戏剧演出,位于地坑院的三所非遗体验馆《布老虎和泥泥狗》《纸上河南》《非遗里的河南》,用现代时尚思维创新非遗文化,实现了对中原乃至中华文化的又一次的深度挖掘、创造性转化和年轻化表达。

走新更走心,客流变客留

真诚构建情感链接

“值得N刷的剧目,值得细品的幻城,值得尊重的创作团队,能感受到的用心与真诚。”这是很多游客在经历两天观剧之旅后的感悟。

真诚,不仅体现在只有河南的内容创作,还贯穿着日常服务的每处细节。在游客观演时,剧场通过一系列温馨提示音、手举牌等服务,帮助游客逐渐入戏;在客流量高峰的假期时段,闭园时演员排长队挥手送客、排队区互动小节目、增加节目排期与营业时长等举措收获了不少游客的赞赏与喜爱;而免费停车、免费寄存、免费婴儿车轮椅、夏季全园雾森降暑、冬季热气腾腾的姜茶等全年始终如一的细节服务,更是让每位游客感受到了来自只有河南的毫不吝啬的真诚。

真诚一定能被感知,最终也一定能被回馈以真心。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幻城游客中,很多人因为只有河南第一次来到河南、进而爱上河南,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看过只有河南后,愿意一年十次、二十次地再次来到这里。每隔一段时间,这批“幻城老友”会被只有河南诚挚邀请,作为神秘访客在园区找茬挑毛病,最终以游客的视角向运营团队反馈数十万字的“调查报告”。得益于这些诚恳的建议,只有河南在一次次整改中得以提升……以真心换真心,幻城与观众之间,迎来了持续的双向奔赴。

是如约而至,是久别重逢

“我们”与麦子同迎丰收

6月5日晚,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百亩麦田广场,数千人在此相聚——这是一场久别重逢的老友聚会,也是一场别样的落日麦田音乐会。落日下、晚风中,观众舞动手中黄色的荧光,与歌手老狼共同唱起关于青春与丰收的故事,歌声在原野上空飘荡。现场,观众们见证了创作团队的真诚——只有河南总构想、总导演、总编剧王潮歌抵达现场,与观众“唠嗑”;主题曲原创团队程池、付豪、刘可等,在三年后再唱起那首《只有河南》……

为了不辜负这场如约而至的相逢,6月5日这天,除了音乐会,只有河南还准备大大小小的惊喜。早在一个月前,只有河南在网上发起了“红庙校友会”校友招募活动,活动伊始,一呼百应,粉丝们在网上写下千言万语,来讲述自己与只有河南的故事。从数百篇走心小作文中,只有河南一一择选出今年入选“红庙校友会”的幻城老友,在芒种这天,他们不仅迎来一堂红庙学校定制课,还吃上了一顿极具仪式感的丰收馒头宴。

​除此之外,芒种当日,每位入园游客都收到了由幻城送出的一张包含麦穗花束等奖品的好运卡以及一包将被带向天南海北的、承载着来年希望的麦种。这份美好的期望,正如王潮歌导演所说:“明年的今天,后年的今天,10年后的今天,永远的今天,我们都会在这里生根结穗,我们都会在芒种这一天熟了,我们都会迎来再一次的收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