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七夕节,该怎么过?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 在不少人眼中,它已经成为当代的“中国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人间的有情人,也会在这一天表达对彼此的爱意。
不知从何时起,舆论场上出现了“情侣到底要不要过七夕节”的讨论。有人觉得,有一个情人节就够了,不需要再过什么“中国情人节”,何况七夕节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并非只有爱情层面的价值,过度强调七夕节的爱情属性,是对七夕文化的狭隘化。
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能给人带来温情与美好的节日越多越好,如果不弘扬七夕的爱情文化,很多年轻人未必有兴趣了解七夕文化的传统价值。事实上,尽管七夕节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很多年轻人熟知七夕,却与近年大量商家将七夕节打造成“情人节”“消费节”的做法密不可分。
客观而言,任何传统节日想引起现代人的兴趣,都需要对传统文化革故鼎新,既保留精华内容,也要有所舍弃,并赋予其更具时代性的内涵。七夕节也是如此,它之所以能在千百年来受到国人的喜爱,在于它能让人们在这一天获得与平时不同的情感体验与生活品质:已经找到终身伴侣的人,可以在这一天向爱人赠送礼物,表达浓郁的爱意;关系愈发亲密的男女,也可借此机会表白,成为进入美好姻缘的契机。即便是单身者,也能从浓郁的节日气息里感受到人间的温情,进而在生活的道路上寻觅幸福。
如今,为了抓住商机,很多商家会利用七夕大力促销,把它办成“消费节”,但从多数年轻人的感受来看,七夕的传统文化内涵仍有不小的影响力。在很多人心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不仅是自己儿时听长辈讲述的故事,也是他们会讲给子孙后代的动人传说。只要与七夕有关的传说、风俗没有消失,国人对七夕文化记忆就不会消逝,它的内涵就会一直伴随国人的精神成长,并得到弘扬与传承。
不过,也有一些年轻人会在网上吐槽,七夕节会让他们承受不小的“感情压力”。比如,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不在七夕节这天向恋人赠送昂贵的礼物,进行高额的消费,似乎就是“不爱对方”。过度强调节日赠礼,确实会让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青年人承受较大压力。不理性的消费,实际上也扭曲了七夕文化的本意。包括七夕节在内的所有节日,都应该让人感到舒适,而不应让人徒增压力与烦恼。反过来说,由此而产生的“讨厌七夕”的“锅”,也不该让七夕来“背”。
说到底,对待七夕这样的传统节日,既要避免对其进行过度的人情化、商业化的扭曲,也不能狭隘、固化地看待七夕节的过法。对于“要不要过七夕节”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妨尊重每个人的喜好和选择。不同的人生活境况不同,对待爱情的态度也不一致,能够在传统节日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的“节奏”,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阅读:在郑州,因为爱,所以爱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于此,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七做一回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更为有趣的是,由于魏晋文化的繁荣,此时的登楼晒衣改为了登楼晒书。
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超前朝。比如七夕期间以锦彩结成楼殿,“嫔妃穿针,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的场景,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明清时期,七夕作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则是家家陈瓜果等食品和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牵牛郎、织女二星乞巧。
时至今日,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的节令食品有巧果、酥糖、瓜果等。
其实历朝历代的七夕节令食品都有所不同,汉代食糜,“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晋代则是吃汤饼,“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
宋朝时七夕节的节日气氛达到顶峰,节日食品也较为丰富,有煎饼、果食等等。据记载,“又以油麹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精致的“果食”就是巧果一种早期的形态,后世的巧果逐渐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
为何要吃桂圆、花生等食物?
七夕来临之际,人们吃的水果主要是一些时令瓜果,如在乞巧时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有些地方还有食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的习俗,含有求子生子的寓意。七夕时某些地方有拜床母、种生求子的习俗,也是此类寓意。
(综合中新网、中国青年报)
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振茂:坚持“三标”引领 强化“四个坚持” 全面推动郑州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保来:为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贡献商务力量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志伟:全力拼经济 实干谋发展 为全市经济量质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抵达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离京赴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