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街头出现多家古着服饰店 为绿城商圈注入新消费活力

2024-06-27 09:27:52 来源:中原网

古着,源于日语词汇,意为“旧衣服”,在现代时尚文化中,它特指那些真正具有年代感且已不再生产的服装、配饰等。

近年来,郑州的古着店纷纷涌现,这股趋势反映了城市文化消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对独特性和可持续时尚的关注增加,古着作为一种既环保又能彰显个性的穿着方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6月25日下午,记者踏入郑州早期知名的古着店之一——中古商行—有毒废弃物,立刻被一股独特而迷人的氛围所包围。

这家店名虽带有些许戏谑意味,但实际上是一家专注于收集和贩卖复古服饰及饰品的店铺,其内部装饰与店名形成了鲜明对比,充满了个性与复古的和谐共生。

店内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复古美学,昏黄的灯光透过复古的灯罩洒下,照在精心陈列的衣物和配件上,使得每一件古着商品都散发出独有的光芒,仿佛带有时间的温度。架子上挂满了从世界各地搜集而来的古董衣物,从华丽的大牌皮大衣到拥有岁月痕迹的牛仔裤,每一件都经过店主的精心挑选,保留了其时代的特征与魅力。

店主Siri告诉记者,她开设古着店的初衷源自对个性表达的渴望,旨在为城市中寻求独特风格的人群提供一个时尚与复古并蓄的购物空间。这家店不仅仅是一个买卖衣物的地方,它更像是一片拒绝平庸、鼓励自我表达的时尚绿洲。

店内顾客群体的广泛性令人印象深刻,从05后的初高中生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跨越了多个年龄段,这显示了古着文化的普遍吸引力。

部分消费者和媒体对于古着存在质疑态度。因为国内古着市场起步较晚,具体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导致市场监管难度大,一些牟利的商家利用监管不力、古着市场信息不对称等漏洞,将来源不明、未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洋垃圾”流入古着市场,这类商品不仅质量无法保证,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假冒伪劣商品趁虚而入,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国内消费者对于古着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度还在建设,容易引发误解与负面观感。

对于古着市场的负面评价,Siri表示一些人接受不了二手衣物对古着服饰持反对的态度是正常的。她希望未来的国内古着市场有一个健全的供应链管理制度,让市场环境变得更好。(郑报全媒体记者 黄栖悦 文/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