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新材料的升级之路 | 新型工业化

2024-06-14 21:38:17 来源:大象新闻


铝基新材料是河南重点打造的产业链之一,产业链上中小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掌握“独门绝技”,逐步成长为行业“小巨人”。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实习记者 王洁:这种被特殊材料包裹的电缆,耐火、环保,很受市场欢迎。这样一层薄薄的电池隔膜,涂上了特殊材料后,能耐受150℃的高温,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东西背后都有一种“百变新材料”,那就是超细氢氧化铝。

超细氢氧化铝作为一种低烟、环保等优势于一体的阻燃剂,广泛应用在电线电缆、高端保温材料等领域,而之前,这种新材料我们国家却很依赖进口。

在洛阳市新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这家民营企业,率先掌握超细氢氧化铝生产核心技术,实现了产品进口替代,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体超细氢氧化铝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超过 20%,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裴广斌:因为这么20多年,我们一直没干别的,就是围绕这个超细氢氧化铝,这个阻燃材料发展,主要还是那个(依靠)创新,全靠我们自己一点一点的那个反复的实验,改进,(产品)迭代。

2003年,裴广斌看好新安的资源优势,创立了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年来,从白手起家到铝精深加工领域的全省单项冠军,再到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作为清华材料硕士,他始终把创新和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今的厂区内,新建的13层研发中心和10层的人才公寓最为气派,把最优的条件给创新,最好的待遇给人才。

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裴广斌:拿出更多的资金投研发,我们这个研发团队150人左右,能占我们职工的15%左右。

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进陶瓷研究所所长 李顺:更重要的是这个科研环境,研发硬件投入超过1.3亿,一些企业是不具备的。研发,它决定了公司走多远,走多久的问题。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中超股份后组建了阻燃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电子材料和储能 电池材料4 个研究所,并聘请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毕业的顶尖人才担任所长,构建起立体产业链结构,推动产品向下游应用迭代升级。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实习记者  王洁:我手上这个是生磁片,它是电子陶瓷的原材料,还不到一张纸的厚度,却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多层电路。

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材料及微电器研究所副所长 白浩:这款产品是用玻璃、氧化铝粉等基础材料做出的一款电子陶瓷产品,它具有20层的电路结构。目前达到的这个水平是国内一流,国际先进。

目前,新安县聚焦铝基新材料产业,实施“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着力打造千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已经拥有相关企业21家,实现年产值370亿元,有力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