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06-08 08:37:05 来源:中原网

省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我省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情况。会上透露,我省把设备更新作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的重要举措,把消费品以旧换新作为“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的有力一招,建立省级协调推进机制,确立顶层制度设计,大力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会上介绍,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促进我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我省人口多、市场大,存量设备量多面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消费,不仅可以推动我省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使得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为我省优质产品提供广阔市场,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既惠企又利民,一举多得。

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和消费者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促进我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我省建立了省级协调推进机制。省政府专门成立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下设工业领域、节能能源等7个专项小组,加强统筹联动,研究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各项任务。

4月7日,省政府印发实施《河南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确定了“市场为主、政府引导,系统谋划、科学推进,标准牵引、有序提升”的总体原则,结合我省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群培育、“一转带三化”等重点战略和重大行动,将国家四大行动细化为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先进用能设备推广工程等十大工程,提出突出标准牵引、强化供给支撑、完善财税政策等6方面保障措施,为各项任务落实提供良好环境。

目前,工业、消费品以旧换新等6个专项方案已印发,其他领域专项方案正在制定,“1+N”政策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全面梳理国家现行强制性标准和政策,形成第一批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等3个目录,积极发挥标准引领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全省共筛选报送3000个项目,申请再贷款2000亿元以上,位于全国前列。研究起草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加强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和交易体系建设,推动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规范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构建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全省循环经济体系提级、提档、提质、提效。

据悉,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结合起来,强化统筹协调、加快完善政策体系、抓紧做好项目储备、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持续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和消费者。

省财政120亿元激励各地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展

结合我省《实施方案》,省财政厅研究出台了《河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财政政策》,提出了12条财政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领域财政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实施制造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对全省通过银行贷款实施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制造业企业,年度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含配套软件)支出不低于500万元的,给予贴息;鼓励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对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头雁”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实施制造业设备更新融资租赁补贴。对工业企业采用直接融资租赁设备方式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支持,按照设备融资租赁合同额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20%给予补贴;建立专精特新贷风险补偿机制。发挥省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健全无抵押贷款和风险分担机制,统筹银行、担保、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等机构,构建专精特新贷融资服务体系,通过银行直贷、银担合作和投贷联动三种金融服务模式,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放信用类贷款;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单位、优秀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单位、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等,按照实际投资额、技术服务收入等情况给予补助;加大政府投资基金对重点产业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壮大政府投资基金力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培育力度,2024年上半年完成7大产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基金推介工作,力争2024年基金增加投入超过300亿元。

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领域财政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供排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支持各地争取城市地下管网管廊、油气长输管道、污染治理、节能减碳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倾斜支持城市管网、油气长输管道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支持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更新替代。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重型卡车氢燃料电池替代,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每台不超过15万元的补助;支持纯电动重型卡车更新替代。支持各地在自卸、搅拌、牵引、市政环卫等重点行业领域,替代一批老旧柴油、燃油商用车,更新使用纯电动重型卡车,对购买车主按照不高于总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补助资金由省、市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助力发展城市绿色出行。各地更新城市公交车及出租车,对购买新能源车辆给予补贴的,省财政按照不超过1∶1的比例增加补贴。

消费领域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各地对购买智能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产品、家居产品的消费者给予补贴,省财政按照不超过各地实际财政支出的30%给予奖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在省内新购汽车的消费者,按照购车价格的5%给予补贴、每台不超过10000元,补贴资金由省、市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

明确财政资金的激励政策。会上透露,为切实体现激励作用,本次财政资金实行“先到先得”和“直达快享”,引导各地、企业、消费者等积极响应扶持政策,迅速形成实际投资。补贴资金安排实行限额管理、总额控制、不搞平衡,资金发放实行先到先得、用完即止,资金拨付实行快审快批、直达快享,最大限度激发企业设备更新和消费者以旧换新的积极性。

为落实国家和我省上述政策,省财政2024年将统筹资金120亿元以上,全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项政策早落地、早见效。

2027年建成500个智能工厂500个绿色工厂

工业是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领域,既是设备更新的需求方,也是设备和消费品的供给方。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大省,今年以来,我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未来目标是啥?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该厅牵头起草印发了《河南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针对不同行业设备更新需求,提出实施落后低效设备替代、绿色生产设备改造等九大行动,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建成500个智能工厂、500个绿色工厂,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完善政策措施。会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制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政策,在我省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形成技改后补助、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补贴、政府基金投入等组合式支持,打出政策“组合拳”;组织全面摸排。经多次摸底,梳理出全省工业企业拟实施设备更新重大项目4000余个,为大规模推进实施设备更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金融产品,最大限度降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贷款利率。下一步,省工信厅将会同发改、财政、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加快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全面开展、纵深推进。

汽车家电家装厨卫是我省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我省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集中在3个领域6个方面。

汽车领域。以支持报废更新为重点,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具体为3个方面:首先汽车报废更新。落实全国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对报废旧车、购买新车的,给予购买新能源车1万元、燃油车7000元的定额补贴。其次汽车置换更新。鼓励市县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旧车置换新车补贴政策,省财政对市县财政给予奖补。同时,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自主开展二手车置换补贴让利活动,与政府补贴形成叠加效应。汽车流通消费创新。推动完善充电、停车、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实国家消费金融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在提升额度、降低利率、简化手续等方面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消费者可实现零首付买车。

家电领域。重点支持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改造提升,便利居民交旧换新。具体为两个方面:完善家电回收体系。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建设1个国家级、2个省级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完善回收网络布局,培育一批回收龙头企业,带动回收体系升级。同时,支持回收企业开展“线上预约、线下回收”,提供家电收旧、送新、拆装“一站式”服务。推动绿色智能家电换新。鼓励市县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省财政对各地财政实际支出给予不超过30%奖补。同时,鼓励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开展以旧换新让利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得到更大实惠。

家装厨卫领域。开展智能家居换新,鼓励市县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绿色智能家居产品购买补贴政策,省财政对各地财政实际支出给予不超过30%奖补。(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