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15家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成为人才“蓄水池”
作为国内首部为一家科研单位发展“量身定制”的地方性法规,《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自2022年9月1日实施。一年来,实施成效如何?11月28日,记者从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获悉,关于检查《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审议。报告提到,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各项工作取得扎实进展,省科学院正在成为我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强磁场”。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 实习生 宋小梅
成为我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强磁场”
2022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为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省科学院正在成为我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强磁场”,并有力带动了全省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
省科学院新注册成立15家下属研究所。牵头建设墨子、黄淮、中原人工智能、超硬材料等4家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实体达到41家,总数居全国省级科学院首位。省科学院还采取自建、共建、参建等多种方式,与地方政府共同建设了沁阳科创园、洛阳科创园、兰考科创园等中试与产业转化基地,建设了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济源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余家研发机构。
成为河南人才“蓄水池”
报告提到,省政府支持省科学院牵头建设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获批2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工程研究中心。
高层次人才引育实现量质齐升。以“科研怎么干,科学家说了算”的工作主张,建立以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制度,赋予首席科学家技术路线决定权,引进80位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担任首席科学家和特聘研究员。其中,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35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省科学院不仅成为河南人才“蓄水池”,也吸引带动大批豫籍青年科研人才回豫发展。省科学院研究生规模达到580人,成为全国省级科学院中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最多的单位。
报告提到,重建重振两年来,省财政下达专项经费14.5亿元(含集成电路研究所专项经费5亿元),支持省科学院平台建设、人才引育、设备购置等工作。支持省科学院与省科技厅合作设立3亿元科技研发联合基金,协同推进省科学院创新发展。
龙头作用正在释放
目前,省科学院龙头作用正在释放。报告提到,我省大力建设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省科学院通过联合研发、协同攻关、人才互聘、资本助推、平台共建等形式,与54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了长江量子、汇芯半导体、珈凌新能源等一大批高精尖项目在豫落地。
同时,不断拓展创新生态圈的外延,省科学院与有关产业链头部企业联合建设了14家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组织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开展高效互动,开辟了生态圈招商引才新模式。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以改促进抓落实 主题教育有深度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丨将主题教育“问题清单” 转化为行动“成效清单”
以赛促学 以学促干——郑东新区龙湖党工委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
热解读 |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中央强调用好这一“主动力”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