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一金一铜,七中学子在全国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取得突破性佳绩!
2025年5月9日至11日,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地科奥赛)决赛在四川成都举行。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和鼎力支持下,郑州七中师生全力备战、锐意进取,闯入决赛的2位学子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李秋伊同学获得金奖,焦勇华同学获得铜奖。
获奖学员和决赛指导老师在颁奖现场
在获悉七中学子闯入决赛后,郑州市第七中学党委书记王保军第一时间组织地科奥赛带队老师进行指导,包括如何安排学生的备赛任务、是否需要请相关专家指导等,为奥赛备战提供了方针和方向。黄玉杰校长、吉建州副校长也持续关注地科奥赛准备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为整个决赛备战过程提供全力支持。班主任姬志强老师和高二年级主任樊建浩主任积极协调,帮助进行了兼顾赛前集训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周密安排。物理竞赛教练樊文旗老师为代表的其他各学科也在决赛中积极贡献跨学科智慧。全国奥赛金奖、铜奖既是七中奥赛获奖学员和地理学科组的荣耀,也是七中高位引领、学科间密切合作结出的又一大博雅硕果。
两位获奖同学与班主任姬志强老师合影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经教育部审批,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面向全国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竞赛活动,属于12个全国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之一。随着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培养,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各地区中学校越来越重视,许多高校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中均有体现。
此次奥赛成绩是对备赛组辛勤付出的回报和肯定,也为今后竞赛生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经验和新思路。据悉,今年七中奥赛生培养总体分为基础课程、研学实践、提升训练,在今后的竞赛生培养中将考虑沿用此方案体系。
此外,两位孩子的家长在此次奥赛备赛过程中也倾力支持,让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两位获奖同学针对此次奥赛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李秋伊
这是一场意料之外的跌宕起伏的冒险,回想起来,往日对地理只有一腔热血的我,永远也不会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有机会得到全国性竞赛的金奖。
这趟旅程还得从高一下的暑假说起,那时我抱着能多学一点课外的地理知识的心情报名参加了地竞,买了第一套地竞教材,正是那套教材带我撕开了更广阅地理世界的一道小口。我常常看着其中的对奇特自然现象的解释,心中暗想“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虽然也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足够有趣。
高二上,我们正式开启了每周一节的地竞课,也开展了嵩山的野外考察,不得不说真的很感谢老师们对地竞的重视,也很感动于老师对地理这个学科的热情。那时的我面对一面岩壁,一片河滩琢磨不出任何意义。心中很是钦佩秦老师的丰富经验与言之有物的讲解,老师们的热情也点燃我,甚至开始考虑未来的目标与方向是地球信息科学还是大气海洋。进入高二下,便正式开启了习题练习与讲解,也是这时我了解到了地理学科的“苦”。在刷题中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体会到了地理竞赛的真正含义,是拔高,是选拔,是了解常人不知的知识,是探索平时触摸不到的秘境。在刷题中,我极大地扩充了我的知识面。地理不仅是狭义的“地理”,还涉及了天文、气象、古生物及地球物理。虽然在见到一道道不寻常的题目时,我常常哀嚎,“地理到底是什么学科?”但我其实很乐于这些解析中的科普。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将写地理题当作一种别样的“消遣”。然而预赛考察的方向再次让我对地竞改观,大量的数学,物理计算令我反思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地竞,我向来对我的理科没有太大的自信。我既担心预赛没有好成绩辜负了我长时间的努力,又在得知获得省级一等奖,进入省级集训队后,担心今后一段时间学业与竞赛的平衡,甚至怕他人对我看法的转变或给了我过高的赞誉与期望。
感谢我的妈妈与爸爸,他们与我多次沟通,我才最终定下,为什么不试试呢?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的决心,在放弃学校活动的自习时间里,我也常常忧虑,既失落于脱离班级集体活动的孤独,又焦心于自己学习的效率。当大家都为我感到高兴,对我进行鼓励时,我却在自己心中将预赛通过当作一盏过于明亮的曝光灯,我不认可自己的实力,在自己的心中拼建了一座泡沫高塔。那段时间是我心理压力最大的时期,而期中考试我的正常发挥稳定了我的军心。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一点点适应,逐步建立起自信,调整好了心态。在后期,我乐心于岩石标本的辨认,阅读新的教材,一步步构建我的知识体系。我也很感谢三位辅导老师的帮助,他们严谨治学,探究精神与渊博的知识令我钦佩,也感谢他们的前后筹划,组织与接应安排上的付出。
在考试前几天,我与爸爸提前来到成都,家人的支持让我无后顾之忧,唯一担心的就是我自己,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不过一切都很顺利,基本按照计划完成各项知识点学习。考试当天上午,外出考察,结识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热爱地理的同学。下午的笔试,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有大量的数理化计算,也有很多我不认识的运算符号,我只能全力以赴,认真理解每一道题,不放弃每一道题干。第二天,当听见主持人说:“获得金奖的同学有……李秋伊……”,真的是有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惊喜,终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正渐渐开始与这山川、河流、天空、海洋、岩石、土地的深层对话……
李秋伊和她的爸爸
焦勇华
巴山蜀水无限好,地科国赛探真知。2025全国中学生地科奥赛在成都落下帷幕,我斩获铜牌一枚,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我的局限,也映出更辽阔的天地。尽管结果稍显可惜,但在我心中,此次比赛备战、参赛的过程,获得的知识与经验更加珍贵。
自预赛晋级结果公布以来,学校与地理组老师始终对我们的备战工作给予着莫大的支持与帮助。详细的备战计划、专属的学习空间、耐心的辅导解答无不体现学校的重视与老师的负责,我心中十分感激。我利用五一假期和其他部分参赛同学前往成都,跟随中国地质大学与成都理工大学两位专家的脚步,在都江堰、映秀周边研习考察。从构造类型到岩石成分;从化石遗迹到变质过程,我学习到了许多野外经验与岩性知识,与优秀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中拓展了我的视野与知识面。赛前,学校地理组三位老师带领我与李秋伊前往峨眉山进行赛前适应性考察。老师们一路生动有趣的讲解使我们忘却了身体的劳累,更加激发了我对地学的兴趣,无形中让我们巩固了此前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5月10日,激动人心的决赛终于到来。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们云集成都,开启激烈的比赛角逐。笔试环节中,题目的难度与广度都很大,涉及大量数学、物理知识及计算思想,如积分、统计,更让我认识到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这次参赛是我高中阶段非常难得的经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热情与对知识的渴望,也让我明白了地球科学不仅是探索岩石与星空,更是用科学思维解读世界的方式。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与优秀学生的差距,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奖项不是终点而是钥匙,我将更加务实、踏实地投入以后的学习与探索。最后,我想把《中国国家地理》中的一句话送给自己和所有同学:“大地从不为我们的误读而愤怒,它只是静静等待下一个更懂它的人。”我会带着这份遗憾与期待继续前进,走向下一座山峦。
焦勇华和他的妈妈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郑州七中地理奥赛组老师们表示,将仔细复盘本届备赛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统筹规划,提出更高目标。同时,继续选拔新一届奥赛队员投入新的备赛。在学科竞赛方面,地理组教师们表示将继续努力,以期取得新的突破。
巩义公安民警戴雨恒:反诈战场上的“多边形战士” 多维守护百姓财产安全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庆典纪实
记者手记|一条越走越宽广的大道——习近平主席国事访问有力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在世界大变局中坚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