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
教育部发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按照意见,计入高考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方面。(12月17日 《京华时报》)
如今,高考改革方案再次引发社会广泛热议,与之前相比而言,高考的成绩评定,变得更加客观和理性。尤其是,综合素质的考量,必然会推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进而培养出德才兼备之人。但是,这种改革并没有触及实质,唯有深入到深水区,去追求高考招录的结果公平,才是最终的改革目标。
其实,当前教育部的改革意见,只是侧重于形式上的公平,是一种浅水区的改革,并没有涉及敏感内容。改革意见,围绕的重点还是在于“如何考”,将之前的“分数决定论”进行变化,掺杂进了更多的其他因素。但是,表面上是一种创新,但却并不能走出高考“各自为政”的怪圈,优秀教育资源依然被少数人占有。高考改革的重心,并不是定位在“如何考”上,而是聚焦在“如何录”上。
应该说,如果在“如何考”和“如何录”上,高考都实现了公平公正的目的,自然就顺应了公众的期待。在“如何考”和“如何录”两个方面,“如何录”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如何考”,录取的方式和结果,才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考”是表面形式,“如何录”则是深层内容,唯有二者都趋于公平,才能表明高考改革不再在浅水区徘徊。
事实上,不管考试模式如何变革,到底是分数至上,还是综合能力至上,录取方式并没有改变,考生们只能采取区域竞争模式。在此,高考录取的地域性,决定了全国考生不可能都能得到优秀教育资源的红利。比如,在首都北京,集聚了全国优质高校资源,500分就可以考上名校,而对于其他高考大省而言,500分甚至连普通本科都考不上。而改革之后,不过是将分数变为综合素质,北京的考生依然可以得到极大的照顾。
肯定的说,综合素质的侧重,不过是在是追求高考公平的第一步。最为关键的,还是强化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保证全国范围内的招录公平,不能让优秀教育资源成为特权的衍生物。尤其是,名牌大学招生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分配名额,像北大、清华等名校,更应该走出“北京人的大学”的圈子,真正成为全国人的高等学府。
根本上,高考改革是硬骨头,确保招录公平是最终目的,需要拿出勇气和魄力,真正敢于打破利益藩篱。唯有如此,才能让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从而让高考改革真正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