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引发权威医生大思考

2014-08-20 00:28:08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关注“羊水栓塞”系列报道之二

    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发生后,不少人在关注事件的进展。有人认为,是医院工作做得不到位,才导致了一个鲜活生命的陨落;而有人也在指责家属的粗暴解决方式,让医生再一次害怕去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当大家都在彼此指责对方时,一位曾在国内和澳大利亚工作过的妇产科医生讲述了她对这起事件的思考以及医院管理有待改进的一些方面。 李鹏云

    思考1 家属谈话可以更早些

    如果是羊水栓塞发生了,那么死亡率很高,医院要及时与家属谈话,下病危通知,不仅是家属有知情权的权利,这样家属也有思想准备。

    思考2 让家属了解抢救过程

    在抢救过程中要让家属了解进展如何,进行了哪些抢救,请了哪些医生来会诊,这样便于家属了解医院确实在积极抢救。

    思考3 专家会诊最好也交行给家属

    每个科的侧重不一样,是不是可以让那些来会诊的专家也与家属谈话,从他们的专业对诊断、治疗与预后作出分析。如果这些专家也与家属谈话了,那病人家属就不会说:“是知道专家来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给自己家人看的。”

    思考4 可以让家属亲临抢救现场

    这是可以做的。让家属不仅看到病人,也让他们触摸到病人,这对家属来说不仅可以了解病人的情况,也让家属心理上有安慰和对突然死亡的心理准备,让他们觉得在亲人生命垂危时他们能陪伴在侧而减少遗憾,这样做也显示了医院的开明,自信,没有隐瞒(有人可能怕家属碍手碍脚的,当然在抢救的紧急初期不太好,但是紧急过后的时间里可以,至于增加感染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重要,况且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会增加感染机会)。

    思考5 家属参与医疗决策

    为切断致敏原和减少出血要做子宫切除,如果让病人家属看到患者一直昏迷不醒,针孔都在出血,那家属不仅可以直观了解病人的情况,也可以更好地配合抢救,如做子宫切除签字也可能就不那么犹豫;如果病人上了呼吸机,那么死亡的时间是不是可以控制得更好呢?脑死亡后让病人家属参与决定停止呼吸机的过程,也就是参与死亡时间的决策,这样是不是可以减少矛盾?

    思考6 家属告别很有必要

    让家属看逝者最后一眼,这是人之常情,没有做到这一点是医院的严重缺失,至少不够人道,你让他们怎么能够接受这突然的变故呢?让家属见面,让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在一起,让他们与死者道再见,把想说的话说了,这是很重要的心理宣泄,心理安慰和哀思过程,在此事件中很可惜。

    思考7 相信病人和家属的智慧

    产妇濒临死亡,忙于抢救时家属可能不便于在场,但是死亡后该第一时间通知家属(9:30死亡,9:40已经与家属谈话,医院还是及时的)。

    但是报道又说家属就在门外没有先通知家属却通知村干部,不要说病人对医生不相信,而我们的医院医生也做出了不相信他们的决策和行动,我们是不是也要相信病人的家属呢?第一时间不让看尸体,不通知家属都是因为对家属缺乏信心导致的,在我们指责媒体和病人家属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呢?尽管家属有踢门的举动,我们是不是也该给他们机会呢?

    思考8 急需立法执法

    每次医疗纠纷后,当地行政部门组织力量参与,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说明没法可依或执法不到位,才需要行政主管领导出面。医疗纠纷是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是关系人民健康的民生大问题,希望有一天由相关的执法部门各就其位,而不是非得由当地的父母官用行政的手段来处理事件。但是这不是医院和医护人员可以左右的。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