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原西路西延二期工程完成三成半

2014-08-13 10:20:18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在标段内的桥梁和隧道都是根据本村庄原名来命名的,此处为韩门隧道

在标段内的桥梁和隧道都是根据本村庄原名来命名的,此处为韩门隧道

施工地附近仍有村民居住

施工地附近仍有村民居住

目前二期工程已完成35%

目前二期工程已完成35%

地形复杂增加施工难度

地形复杂增加施工难度

    桥梁隧道比例最大、隧道跨径最大、路基填挖方高度最大、单公里造价最高……这些说的都是目前已完工35%的中原西路西延二期工程(以下简称西延工程),它始于上街区的峡窝镇辘把坡村,终至巩义S237段,全线长达24.551km。

    西延工程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80km,双向为六车道,路基宽度33m,路面宽度32m,其中桥面宽度16m,隧道宽度14m,工程总造价达23.112亿元。工程负责人表示,明年10月份达到通车条件后,从上街到巩义也就20多分钟。 郑州晚报记者 刘凌智 通讯员 梁明 文/图

    地形地貌复杂增大施工难度

    昨日上午10点,郑州晚报记者驾车约15分钟通过了中原西路西延一期,抵达中原路西延上街区的峡窝镇辘把坡村,此处为中原西路西延的二期工程起点。

    据了解,西延工程共分为两个标段、五个工区,其中上街境1.94km,荥阳境2.105km,巩义境20.511km,去年9月份开始施工,新建大桥14座,中桥1座,共长5137延米;新建天桥8座,涵洞42道,通道11处;路基填方510万方,挖方647万方。

    郑州晚报记者跟随一标段总监李鸿升赶到标段第一座大桥——瓦窑坡大桥处,也就是它给施工人员出了第一个难题。

    李鸿升表示,这项工程全线位于山区丘陵内,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由于山区快速公路线形指标、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勘察、设计、施工、建立等方面提出高标准。“最让大家头疼的就是受场地限制影响,尤其是桥梁这一块施工困难重重,不过目前已经度过了让人抓耳挠腮的最困难阶段,接下来两个标段也将进入大规模建设期。”

    “谁也没想过村里的房子也升值了”

    10点30分,在米河镇草店村附近,几辆大型铲车正在工作,不远处仍有一些村庄的村民在此处生活。

    李鸿升说,工程开始施工前已经最大限度地减少村民的迁移。

    一位并未搬迁的村民表示,这条路修好了,定会给村民带来好处,出行比以前便利不说,在路边开个商店做个小买卖,“谁也没想过村里的房子也升值了”。

    “大家对这条路期待很久,而且很支持。”李鸿升曾听说过此类消息,在米河镇小里河村处,一家巩义市的企业老板声称愿意无偿拆除一部分厂房,腾出用地空间,供给快速通道在此建设一条平交路口,方便附近老百姓和企业的出行。

    通车后,郑州至巩义车程缩至40分钟

    12点,在二标段总监陈胜玉的带领下,郑州晚报记者来到了西延工程中的两个隧道,这两个隧道分别为韩门隧道和杏花村隧道。陈胜玉说,在标段内的桥梁和隧道,都是根据本地村庄的原名来命名的。

    据了解,韩门隧道分为南北两个洞,北侧左洞长约1370米,已完工了1280米;南侧右洞长约1175米。杏花村隧道只有一个洞,长约215米,还有92米未施工。

    为何两个隧道需建三个洞?陈胜玉解释,从郑州方向由东往西走,过了隧道后,就是路基;但从巩义方向由西往东走,则需先穿过杏花村隧道,通过约50米长的路基,再进入韩门隧道。

    陈胜玉说,工程里最高的桥墩、最大的跨度,都出现在他的标段内,他用数字介绍了施工的难度,高墩58.5米、大跨50米、深挖32米、高填50米。

    据了解,西延工程目前已进入建设高峰期,今年12月底桩基将全部完工,桥梁下部完成60%,路基土石方完成85%,防护工程完成40%,隧道全部贯通。明年4月份,开始路面结构层施工,桥梁桥面开始施工。明年10月底,西延工程将具备通车条件,届时郑州到巩义车程有望缩短到40分钟。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