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小院没有寂寞过,就像一个小菜园、小戏园和托儿所。
十几平方米的庭前空地,低矮的冬青环绕,自然形成了一个小院,被邻居们称为“姚家爱心小院”。75岁的姚凤海在此居住了20多年,他和老伴火琛兰过充实、开心。
远远望去,小院流动着春色,走近发现数种时蔬青翠可人。一年四季,小院栽种着菠菜、芫荽、苋菜、十香菜、丝瓜、小葱、蒜苗、小白菜、上海青等蔬菜。这些菜都是火琛兰亲手种的,她在老家当过妇女队长,是种地的好手。引人注意的是,这些菜种在形状各异的容器里,有旧的花盆、脸盆、水池、浴缸等,都是老两口平时收集的。“谁家下面条没菜,来薅一把就有了。”姚凤海说。
步入小院,一眼望去,各式板凳靠椅都有,俨然一个微缩的旧家具收藏馆。这些都是姚凤海退休后,用捡来的废旧木板修缮而成的。为此,他置备了锤、锯、刨子、凿子、螺丝刀等家什,“我闲着没事,喜欢拾掇这些,干木工活锻炼身体,也有成就感。”
邻居们没事喜欢来小院,坐在一起聊天,边择菜边交流厨艺,小院就成了学烹饪的好课堂。忙完家务,邻居们在小院里打牌下棋,兴致上来,姚凤海拉弦子,大家唱戏。姚凤海心脏患有多种病,在治疗之外,他坚持唱戏哼歌,心情开朗,身体恢复保持得不错。
孩子们放学后,也喜欢聚在小院,一起写作业、下棋、玩游戏。家长顾不上回家的,姚凤海夫妇就给孩子做饭,照看孩子休息。
20多年来,小院没有寂寞过,就像一个小菜园、小戏园和托儿所。“我们两口爱热闹,收拾出这样一个小院,为自己,也为大家。”姚凤海说。
郑州晚报记者 潘登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