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摇号不是治霾的根本方法

2014-03-08 02:52:36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人物名片

人物名片 钟南山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间:3月6日下午 地点:北京首都大酒店

    “医患关系紧张和伤人这是两回事。医患关系紧张我们可以从伦理以及道理的层面来讲很多问题,以及找出来原因,但是伤人这是另外一件事。这是两回事。伤人就是犯法,这个不要等同起来。”

    全国两会期间,钟南山快人快语、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依旧,一出场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治雾霾,5年可能显著改观

    此次全国两会,雾霾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人提出,因为雾霾严重,导致北京已经不适合居住,建议“迁都”。

    钟南山认为,下这样的结论为时尚早,并没有根据。从成因、危害程度上看众说不一,仅成因一项,“有一个权威研究认为整个灰霾在北方汽车只占3%,那这个东西跟其他地方的调查差太远了”。

    雾霾危害程度,现在采用的都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没有研究以及实验数据支撑。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是如何防治,这么高的浓度现在还没有人敢说它影响有多大。”钟南山说,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提供了可信论据。比如,去年夏天,中美两国专家共同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关于淮河以南以北的降尘浓度研究结果。研究显示,由于有供暖燃煤,淮河以北人的预期寿命短了5.52年。灰霾浓度每立方米增加100微克,预期寿命短3年,说明污染对人的寿命有影响,主要会引发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当了7年代表的他认为,政府对他去年提出的大气污染建议的答复,是自己最满意的一次。相信举国体制下治理,今后5年有可能出现显著改观。

    摇号不是治理雾霾的根本方法

    雾霾席卷中国,汽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有的地方开始对小汽车的增量进行摇号,以期达到治理“雾霾”的目的。

    “以减少汽车的方法治理雾霾并不是最根本的方法。”钟南山说,限号、摇号或者限购都是消极的办法。但不可否认,中国的汽车存在着问题,比如不达标的黄标车,汽油不合格以及汽车排放减排工作迟滞。

    他认为,城市“摊大饼”的模式是个错误的发展方向,并不能根本解决交通拥堵和污染,应该保留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堵塞汽车尾气的污染。

    高浓度雾霾对人体影响大

    据钟南山介绍,沈阳去年11月对灰霾对孩子咳嗽和哮喘发病率影响的研究显示,孩子咳嗽发病率从平均的3%上升到雾霾天气的7%,哮喘发病率增加了一倍。降尘浓度从比较低到100,发病率直线上升,从200~500就变成了一个频段,发病率不是一直升高的,500到800以后就变成了剧烈递增。

    钟南山表示,如果北京500左右的PM2.5浓度持续30年,对人体健康影响肯定很大,但是现在还没办法预测具体有怎样的影响,比如说有多少人会得肺癌。

    去年,钟南山谈灰霾的危害时,遭到方舟子质疑,钟南山也予以了正面回应。

    “现在全世界的资料证实,比我预期的还严重。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把灰霾跟抽烟放在同一个档次,是影响身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肺癌和膀胱癌。”

    说到空气净化器的标准,钟南山呼吁出台针对净化器的检测标准,“我现在也在研究检测标准,但尚未得到非常准确的数据”。

    医患矛盾根本在于体制不清

    医患矛盾尖锐,频发患者及家人伤医事件,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打杀医生的极端事件。

    “看病是非常重要的跟医生和护士的一种沟通,沟通的越少问题就会越大。”钟南山直言,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80%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或者极少沟通。

    他说,根本的原因是公有制医院的非公有制性质。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医院80%以上要靠自己经营,从而导致每个医生满负荷,尤其是业绩和奖金挂钩,“一个上午要看五六十个病人,怎么可能有沟通的空间和时间”?

    钟南山认为,验证医改的成效有3个指标可以衡量,一是看病贵、看病难有没有改善?二是医患关系紧张,有没有改善?三是医务人员本身的责任感或者他参加医改主人翁的责任感有没有提高。

    他说,下一步的医改,主要还是厘清医院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关系,“公有医院公有制的成分太少,特别是在医生报酬方面,只有20%多是政府出,其他靠自己买单自己搞,一定会出很多事”。

    “大医院本来就是看疑难病,大医院本来就是要做研究的,就是要解决早诊早治,现在是让你尽量多看病。”钟南山说,结果最后遭殃的还是病人。

    三种人不要抽烟或者少抽烟

    “不满意!”钟南山提控烟很多年,对于现在的结果他并不满意。从深层次的经济原因上看,很多省烟草工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包含了很多的就业问题。

    但他认为,公共场所戒烟进步明显,尤其是两会禁止吸烟,已经对公众和我们国外的形象有一些变化。

    此次两会,他提出,主张很关键的三种人不要抽烟或者少抽烟,一是各级领导干部,二是老师,三是医生,“这三种人解决得比较好,我觉得控烟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