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眼中的她:
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对病人太好了”
老人育有四个孩子,名字最后一个字都是“一”,名字蕴含着“争当第一”的意思。
三儿子胡心一说,名字源自一个谜语: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有它大,人有它大。
“虽然是简单的‘一’,但是除了字面的数字含义,还包含着深远的意义在里面。”胡心一说,有自信,但还要尊重人,和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一致。
除了看病,老人不会打牌,也没有其他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关注医学前沿杂志”。胡心一说,虽为书香世家,但在家里,并没有总结成文的家规,“更多的是一种身教”。
在老人离世前的2013年八九月份间,胡心一发现,一次老人回家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先是喝水、上厕所,而是坐在写字台前写起了东西。“我这一辈子,只要碰上个疑难杂症,都要回来再写一遍。”妈妈告诉他。
“那天,她应该碰到了复杂的病症了。”胡心一回忆说,记忆中,母亲没有喋喋不休的说教,也鲜有时间管理家事,但她的“身教”却给孩子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标杆。
“母亲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也是我们觉得应该做的普通的事,那就是对病人太好了。”胡心一说。
学生眼中的她:
“医生是个良心活,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
“医生是个良心活,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做一个穷人看得起病的医生。”唐利平,胡佩兰学生,跟随胡佩兰学医26年,经常回想起跟随老师时老师常说的一句话。
胡佩兰老人从不开大处方,大都是10元到30元的小处方,最高的也不超过100元。唐利平说,自己有时候也不理解,老人总是严厉地批评:“要想挣钱去经商别行医,当医生就要为普通老百姓看好病。”
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话题。胡佩兰处理医患关系,一直是唐利平认为的榜样。
唐利平说,几十年行医,病人为了表示感谢,送锦旗的,送礼的,送红包的,脾气倔强的恩师都当场拒绝,有的是一一退回。
老人会经常讲给她听:“要把病人当亲人,多沟通,多理解,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去想,什么样的医患关系都好沟通。”
保姆眼中的她:
“抠门”,却捐了7万多元,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在保姆王花兰眼中,胡佩兰老人“吃穿不讲究,一件衣服能穿几十年”,饮食也很简单,“基本就是包子,上午两个,中午两个”。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她会给患者垫医药费,捐钱给贫困小学建书屋。2000年,听说团市委正在召集志愿者,胡佩兰两次打电话强烈要求参加,成为郑州市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90岁时,老人又坚持每个月从工资上存下800元,每年1万元,捐建“希望书屋”,并计划到百岁时捐够10万元。
老人活着的时候曾说:“每建一个书屋都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兴教强国。人活着不光是为了一日三餐,最起码对老百姓有用,不能拖累社会,再说,上班还可避免老年痴呆。”
老人至今已捐款7万多元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她的四个孩子已经捐出了余下的3万元,完成了妈妈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