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勇于创新驱动技术发展 科研成果提升治疗水平

2013-12-11 02:23:05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勇于创新驱动技术发展

    科研成果提升治疗水平

    全国第一个淋巴综合内科,不久前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挂牌。它,是河南省肿瘤医院大力发展临床亚学科和学科细分的成果,也是我省淋巴瘤诊断和治疗领域的翘楚、淋巴综合内科“掌门人”刘艳艳,多年来潜心于血液病和肿瘤内科钻研的结晶。从美国学成归来,她便推动开展了河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诊断的基因重排技术和FISH检测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填补了我省空白,为众多淋巴瘤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由于在淋巴瘤诊疗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突出贡献,2012年刘艳艳被授予河南省卫生科技突出贡献奖。

    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见习记者 肖雅文

    刻苦钻研,多项研究成果填补我省空白

    39岁的刘艳艳是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淋巴综合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南省肿瘤研究院淋巴瘤研究所所长,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全额资助博士研究生导师。

    从硕士毕业分配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工作,到成长为我省淋巴瘤诊疗领域的领军人物,10多年来,刘艳艳走过了长长的路。在这条辛勤工作和刻苦钻研铺就的道路上,她的成果获得多个省内和国内奖项,多篇论文在国际顶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恶性实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填补了省内空白,获河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上海交大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从遗传学等角度研究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新型治疗方案,研究成果在SCI著名专业杂志《BLOOD》发表,获得“陈竺、陈赛娟研究生奖学金”、“邝安堃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博士论文参与了“全国优秀博士研究生论文”的评选。

    她主持的河南省社会公益项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的研究,获得河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Nebraska州大学医学肿瘤中心学习期间,她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论文发表在2012年的《BLOOD》杂志。

    回国后,她先后在SCI杂志、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并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和河南省科技厅和卫生厅项目各一项。

    学科细化,全新科室专攻淋巴系统疾病

    由于专注于淋巴瘤的研究方向,2010年,刘艳艳被选拔为河南省肿瘤研究院淋巴瘤研究所所长,并组建以内科、血液科、病理科、放疗科为主要成员的淋巴瘤研发团队。

    她带领团队编写了《恶性淋巴瘤诊疗指南》,举办两届“淋巴瘤高峰论坛”,成立河南省淋巴瘤临床协作组,不断提高我省淋巴瘤的诊断率和治疗水平。

    刚刚成立的淋巴综合内科,是一个交叉学科,它由血液科和肿瘤内科交叉分化而来。

    刘艳艳说,之所以成立这样一个科室,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鉴别各种各样的淋巴结肿大问题,“许多疾病都以各种各样的淋巴结肿大为表象和症状,这使患者不知道要去哪里就诊,淋巴综合内科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刘艳艳说,恶性淋巴瘤的预后效果很好,在各类恶性肿瘤中治愈率较高,这就对医生的诊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诊疗技术有限,一旦迁延,很多恶性淋巴瘤会从急性转为慢性,成为难治性的恶性淋巴瘤。”淋巴综合内科就是要为恶性淋巴瘤患者探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治疗,“这种规范化治疗是综合性的、多学科的,包括内科治疗、放化疗以及骨髓移植等多种治疗手段。”

    妙手仁心,她为癌症患者驱散死亡阴霾

    走进省肿瘤医院淋巴综合内科,病房里住满了病人,宽敞明亮的走廊里整齐地摆放着加床。

    作为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新科室,这副景象却是每天的常态。

    刘艳艳说,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后,科室设置了50张床位,加上加床,实际可容纳60多名患者,“基本上每天都是满当当的”。

    这是对刘艳艳和她团队的最大肯定,经她的团队诊治的500多名淋巴瘤患者,多数是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缓解率达90%。

    以自己的所学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是刘艳艳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医院给了我很大的平台,研究淋巴瘤的难治原因,开拓淋巴瘤的治疗手段,打造国际尖端的淋巴瘤治疗领域品牌,挽救更多死亡阴影笼罩下的患者,是我最大的目标。”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