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报告称政府网站影响力整体处于中等偏弱的发展阶段

2013-11-07 09:57:0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插画: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

  制图:李 鹤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升级”,采取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建设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的政府网站和政务信息公开体系

  10月24日,中国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与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对70家中央部门网站、34家省级政府门户网站、15家副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和437家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的互联网影响力进行了评估。评估显示,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整体偏弱,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推广,政务微博、政务微信逐渐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而曾经作为政务信息公开主力的政府网站却由于各种原因访问量和影响力偏低。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站该如何转型升级?

  浏览量走低 可能沦为“内网”

  从1999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至今,中国政府网站建设突飞猛进。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我国目前100%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省级政府、99.1%的地市及85%以上的县(区)政府都已经建设政府网站,并且越来越开放及时,在推动政务信息公开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与数量不相匹配的,是政府网站影响力的下滑。《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影响力总指数仅为50.90分(满分100分),总体来看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的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弱阶段。联合国最近几年的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也表明,自2005年以来中国电子政务排名连续下滑,已经从2005年的第五十七位退至目前的第七十八位。

  以西南某地级市政府网站为例,通过新版IE浏览器登陆网站,不少地方都开着天窗,内容页残缺不全,换成比较常见的火狐等浏览器,依然如故。咨询网站提供的电话,却被告知网站是正常的。咨询技术人员、调整浏览器设置后,才能够正常浏览。

  “网站是2006年的版本,这几年没有进行过版本更新,所以很多新版浏览器都不能浏览。”该技术人员解释说,从技术层面讲,这意味着网站版本更新升级不及时,且没有用各版本浏览器进行测试,网站建设存在技术上的“低级失误”。

  不过,该市网站政府主要动态信息更新还算及时,但是最重要的政务信息公开尤其是行政审批等事项,要么空白、要么稀少,群众通过网站了解所需的政府信息并不容易。

  在该市网站的公众服务栏目,咨询列表中有643条记录的状态是“未答复”,在“问题解答”子栏目下看不到任何的解答回复。而在“审批结果”子栏目下, 3000多个受理号的审批结果为“未受理”,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10月网站上线初期。而在“互动交流”栏目里,可以看到最近一次的“热点问题”回复时间是2008年12月,最近一次“在线访谈”是2011年7月,最近一次“民意征集”是在2008年9月。此外,“网上调查”、“议案提案”下均没有太多的内容。

  然而,像人事任免信息,每条浏览量都在千次以上,多的甚至能到两三万,网站的浏览者主要是政府公务员,这些政府网站有沦为“内网”的可能。

  既应重发布 也要重互动

  并非所有的政府网站乏人问津。

  自2013年1月1日起,外交部网站累计访问已达25亿次,在此次互联网影响力评估的中央部门网站中排名第一。

  登录外交部网站,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用户体验”:为方便信息检索,除设置搜索框以外,还有详细的《外交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网民根据指南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信息,极大地减少了信息检索成本。

  “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要尊重用户体验。新媒体时代不能自说自话,及时有效回复浏览群众的关切,这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负责外交部网站维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指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升级”,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使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

  10月1日,国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对增强政府网站的互动性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重要”、“及时”、“主动”成为《意见》的关键词。

  “从当前政府网站的情况看,不少地方还存在着‘公布的不重要、重要的不公布’、信息发布不及时主动等问题,有时等到问题被舆论所关注,才不得不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微博等途径公布。作为政府在互联网‘门户’的网站,反而被忽视。”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雷强说。

  “在有的地方,按现行制度无法及时回应社会的吁求声音,决策速度比较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曾志教授认为,不少政府网站的尴尬局面是制度问题。“目前政府网站往往需要整体决策、取得一致后才能做出回复,这决定了它回复的内容一般是‘四平八稳’的,回复的时间也不快;而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很多问题都应及时回应,并和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借力新媒体 提高服务性

  《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指出,政府网站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从“知晓式”被动信息发布向“回应式”主动公开转变,从“单向式”互动表达向“融入式”参与决策转变,从“形式化”在线服务向“实质性”网上独立办事转变。

  在这方面,位列省会城市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排名第一的成都可资借鉴。

  成都市政府网站除了传统的市长信箱、提问等互动外,还专门设置一个类似论坛的专区,通过网民发起话题、自发讨论以及部门答复,在网站上构建了一个活跃可控的舆论场。此外,成都市政府网站在线直播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听证会、对话访谈,网站打通微博微信等,体现了“回应”、“融入”等特点。

  师曾志教授认为,不应将网站与微博微信等放在对立的地位。“技术是一直都在革新、在发展的。网络是web1.0时代的产物,微博微信是web2.0时代的产物。从技术上讲,web1.0和web2.0之间是可打通的,所以并不存在把重心放在谁上面的问题,关键在于两者要打通。”如何将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微信有机结合,发挥政府网站全面的优势和政务微博微信快速的优势,是需要下功夫去考虑的。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解志勇教授说:“在网上政府信息公开中,网站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微博微信等可以侧重回应公众关注,传播政策法规要点。”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部长伍皓说,“政府网站应定位于服务性,应尽可能提供及时全面详细的政府信息,不应苛求传播效果。老百姓可以方便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在网站上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获得回应,政府自然可以赢得民众信任。”

  谈及政府网站的理想状态,解志勇教授说:“除去信息公开,政府网站本身也应该更重视回应公众关注,其最终目标是逐渐实现网上办事。” 杨文明 魏兆阳

[作者:程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