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是农业

2013-09-26 01:28:38 来源: 郑州日报
字号  

            郑州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高正起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农业。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对陶行知先生此番话认识不断加深,并把“教育是农业”作为自己的教育观。

    我认为,教育是农业的教育观,是尊重人才成才规律的,它着眼于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着眼于每一个学生才华的发现和发展。学校因学生而存在,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使学生在学校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好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考试分数高,还要身体素质好,解决问题能力强,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

    教育是农业。农业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孩子。农业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教育则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恰当的教育时机。

    教育是农业。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空气、水分,教育则追求教育的整体合力。

    好学校要有好教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增长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其人格的完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好的教师要有硕大的爱心,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

    好学校要有丰富的校本课程。课程是滋养学生生命成长的土壤养分,它决定着学生发展的宽度。好学校的课程不是单一的,它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校本课程资源。

    好学校要有科学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兴趣、态度、意志、习惯、方法等)潜能的开发,强调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生活上的自我管理、学习上的自主合作,突出学生自主发展。

    目前,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简言之,是在一味追求成绩的同时,对教育本质认识的遗失。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使一个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它是一个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对教育本质认识的遗失,直接可以看到的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灯光加汗水的现象依然可见。究其原因,绝对是太多太严重的大工业生产的模式。教育若一味热衷于工业生产的“效率”,必然会造成对“个性化”的遗忘,转而追求“批量化、标准化”。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缺乏了和谐性,没有了主体性,更谈不上生动性与选择性。

    针对这些不足,“教育是农业”的观点强调:教育过程的实施和学生发展的实现必须以个性差异性为基础,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唤醒学生追求自我成长的生命意识,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智能特点及个性特长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以开发和发展,实现素质提升与成绩提高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教育的创新,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这就是我们富有智慧的教育——“不为教育而赢得教育,不为教学而赢得教学”。

    你是资深的教育专家?你是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都可以来说说你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即日起,本报推出《教育视点》专栏,刊登和教育相关的理念观点和时事评论。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3611860@qq.com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