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刚,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会员、河南省医学会第三届疼痛学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委员、郑州市中原区第七、八届政协委员。在国内率先开展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已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诊治,进行了大量的非手术治疗研究工作,治疗国内外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万余例。撰写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书一册《实用临床疼痛学》,此书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著作,任副主编。
在腰部开个直径6毫米的小孔,精细的抓钳伸进去,把突出的椎间盘“抓”出来,患者不时回答着“主刀”医生的问题,竟不觉得痛——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真实的一幕。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在利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数次开创国内、省内之先河,河南省第一个开展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镜器械国内套数第一、创造了国内开展手术例数第一、椎间孔镜技术应用国内第一位女医生等佳绩,让众多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摆脱了痛苦。
如今,创办已有20年的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已发展成为河南省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疼痛科之一。
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爱挤爱钻
一切为了病人健康
以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重症患者的治疗,往往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将整节突出的腰椎间盘摘掉,并固定两个椎体。
“其他后遗症不说,手术后腰椎活动度就会受影响,患者会觉得‘腰板硬了’,活动不方便。”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周红刚说。病人的痛苦显露在外,而我们则痛在心中。虽然对开放性手术、微创技术的掌握已经十分娴熟,但为了更多病人的健康,他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毅然到国内率先开展椎间孔镜技术的北京解放军301总医院等进修学习。
尽管在进修学习期间成功施行了数十例椎间孔镜技术,但周红刚仍然反复思索治疗方案,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学成归来后于2010年8月成功地实施了河南省第一例“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精益求精
数次开创国内先河
学成归来后,周红刚不但没有“藏私”,反而倾囊教授科室其他医生,形成了合理人才梯队,并接收全国各地的医生学习进修。
张西峰教授,北京解放军301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于今年4月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指导椎间孔镜技术工作时,称赞该科室在国内创造了3个第一:国内开展手术例数第一(3000余例);科室的李芳大夫为椎间孔镜技术应用第一位女医生;同时拥有五套椎间孔镜器械在国内数量第一。
“经皮穿刺定位技术是椎间孔镜技术的核心步骤,也是手术重点和难点,要求术者有良好的三维立体定位能力。”周红刚自信地告诉记者,科室的每位医生都具备丰富的侧后路及后路椎间孔镜区域的解剖知识,完全熟练掌握了椎间孔镜操作技术。乐于奉献
提高患者满意率
椎间孔镜技术的操作必须在DSA或CT下定位,为保证手术的安全,穿刺定位要求精准度高,医护人员必须每一步都在X线透视下操作,承受大量X射线辐射。为了尽早让病人摆脱痛苦,有时候每天安排手术量5~6台,科室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周红刚主任以身作则,带领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铅衣从早上进入导管室,直到所有手术结束才离开。
这些,只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科室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者仁心
全方位为病人着想
多年的经验让周红刚知道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在他的影响下,科室医护人员总是坚持对病人做心理关怀,把病人的病情详细客观地告知患者,包括治疗的方法和疗效,努力为患者节约各项治疗费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要求是“三分治,七分养”,科室不但长期为患者提供就医康复指导,并在每周二、周六上午10点举行腰椎间盘突出知识大讲堂,告诉人们更好地爱护自己的腰。
亲切、和蔼、宽容的态度,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病人着想,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赢得了患者的理解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