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梦”强大引擎

2013-09-24 01:39:36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董文静

董文静 图

    论坛动态

    如何解决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的产城融合问题?如何实现务实科学招商?昨日,国内多位知名专家齐聚周口项城,就新型城镇化下的产城融合、政府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打造服务型政府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此次活动由河南集聚产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球商报联盟理事长、原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原《香港商报》总编辑、《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作者陈锡添,资深媒体人、《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石述思,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管清友,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河南集聚产业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建国等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项城,纵论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发展路径,探讨项城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新模式。

    众多专家学者认为,作为支撑“河南梦”的强大引擎,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海内外客商投资中原提供了宽广平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4年多艰苦磨砺,河南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已初露芳容,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座谈会上,针对如何实现产城融合、务实招商等问题,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地方政府应努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体系,在建设产业集聚区时,注重配套建设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程度实现产城融合。在招商引资方面,应多开展产业链、小分队招商,深入挖掘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实现科学务实招商。

    郑州晚报记者 辛晓青/文

    马健/图

    目前我们就是要找准主流模式,再通过关注公众的情绪,进一步完成我们政府内表达的创新。比如央视的一个专题‘你幸福吗?’,效果非常好。

    ——石述思

    新型城镇化该怎么搞?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理念,把富民、爱民作为核心目标,注重配套建设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易鹏

    原来很多乡镇只是卖衣服,现在有很多专业服装店铺了,原来只是卖家电,现在开始卖汽车了,人口聚集本身就为发展带来很大的基础。留住产业工人,才能实现人口聚集,实现人口聚集,产城才能真正融合。——管清友

    改善政府形象

    为招商创造条件

    石述思:资深媒体人

    《工人日报》编辑部主任

    地方的口碑形象直接影响到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河南老乡,我在外地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年家乡社会经济的进步,但是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复杂、充满巨大挑战的新形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各地政府必须要改善政府形象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昨日,石述思从全媒体时代影响力的塑造、政务微博与政府好口碑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石述思通过几个在网络上不断发酵的事件开场,“中国红十字会与郭美美的战争、两桶油和多数人的战争、全民围剿城管……这些都是从网络上引发的,导致政府机构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介绍,到去年6月,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5.64亿,其中使用移动电话上网人数4.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媒体都在重新寻找受众,找回原先的影响力,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去发声,去吸引自己服务的受众,维护受众,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成了一个新的命题,“这件事貌似和招商引资没关系,但其实有着巨大的内在联系”。

    随后,石述思从政府的传播上提供了几个可行性建议,同时也指出,面对网络上爆发的各种危机,政府机构应对不力。他认为,在全媒体时代要关注三个要素:主流模式、公众情绪和创新表达,“目前我们就是要找准主流模式,再通过关注公众的情绪,进一步完成我们政府内表达的创新。比如央视的一个专题‘你幸福吗?’,效果非常好”。

    石述思认为,只有政府在全媒体时代的形象维护好了,才能在招商引资以及社会管理上,赢得主动,获取民心和企业的归属。

    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注重“留白”

    易鹏: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新型城镇化该怎么搞?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理念,把富民、爱民作为核心目标,注重配套建设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留白’,为城市的未来发展预留下一定空间。”昨日,谈起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开宗明义。“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海市蜃楼。”易鹏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必须实现土地集约使用,努力寻找可持续、高质量、有未来的产业来支撑产业集聚区发展。比如对于健康、教育、生物医药等富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应该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集群发展。

    他还具体阐述说,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融合,不要分离。除建设工厂外,还要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商业设施等,要把生活设施、产业设施都放在一起统筹考虑。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先期进行基础设施投入,科学建设排污口、地下管道、城市主干道等基础设施。为了给城市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空间,可以多建设一些大广场、大公园,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土地储备。

    “在融资方式上,要力求创新,地方政府可对未来人口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以便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同时还要培育专门研究投融资的专业团队。”结束采访时,易鹏提出诸多中肯建议。

    放松管制,构建“市场型”政府

    管清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论坛上,管清友主要就公共服务建设与市场型政府的构建谈了自己的观点,他同时提出了一个产城融合的新思路,“留住产业工人,才能实现人口聚集,实现人口聚集,产城才能真正融合”。

    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对于政府转型有什么含义?管清友认为,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各级政府也都处于一种改变的状态,但是因为思路的混乱,虽然也有锐意进取的政府,但是一些地方政府面对变革出现了无所适从的状态,“我认为首先是要放松管制,政府市场化”。他从投资方面谈了具体的表现,“从地市一级、县级政府来看,我们要转变工作作风,放松管制可以作为政府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他认为,放松管制不是政府什么都不管,而是从政府管理的权限来讲,“我们现在是什么都要管,大家是什么都要找政府。造成现在的状态跟政府的大包大揽有关系,所以政府要从思路上转变”。

    在产业集聚区和招商引资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管清友认为不要把人口当成包袱,这恰恰是一个优势,“原来很多乡镇只是卖衣服,现在有很多专业服装店铺了,原来只是卖家电,现在开始卖汽车了,人口聚集本身就为发展带来很大的基础。留住产业工人,才能实现人口聚集,实现人口聚集,产城才能真正融合”。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