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13岁女孩将美国唱京剧 为演好虞姬苦练舞剑(图)

2013-09-18 09:14:00 来源: 扬子晚报 
字号  

张可为

  2011年11月“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  当很多孩子沉迷于流行音乐的时候,年仅13岁的南京女孩张可为已经成为了享誉全国的戏曲“小梅花”金奖得主。从小就对国粹京剧痴迷的她对于戏曲艺术非常痴迷,先后在央视戏曲晚会、人民大会堂成功登台演出,还成为了“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的少年代表。今年9月,她又被国务院侨办选中,作为“中国优秀才艺学生交流团”的成员,随国务院侨办领导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将国粹京剧唱响在世界舞台。

  为演好“虞姬” 苦练舞剑两个月

  “五岁时就陪着爷爷看戏了,锣鼓声还是很好听的。”兴许是长期学艺术的缘故,张可为的大眼睛特别有神。从小在热爱戏曲的爷爷的耳濡目染之下,张可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戏迷。只要电视机里有锣鼓点的响声,无论玩得再欢快,她都会立刻飞奔到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里的戏曲表演。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后,张妈妈决定专门培养可为的戏曲特长。其他孩子的周末全都花在了辅导班里,张可为却在省戏校的小京剧班里一遍遍地练习着戏曲基本功。

  进入以京剧特色著称的成贤街小学后,张可为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学校的大小活动里,都能看到这位“小小穆桂英”的身影。正是撒娇的年纪,但张可为却愿意为京剧沉下心苦练基本功。“三年级的时候我‘一时起意’,决定学下京剧梅派经典剧目《霸王别姬》。里面的经典一段舞剑的身段把我折腾得够呛。”张可为告诉记者,舞剑需要较大的场地,每天放学后,妈妈便带着自己到离家不远的东南大学操场上,听着《夜深沉》的节奏进行联系。一个“大刀花”的舞剑动作就练习了整整两个月。“学戏是要一点一点‘扣’动作的,京剧是我喜欢的,我不怕吃这份苦。”

  成为京剧非遗传承少年代表

  练功时跑了多少圈“圆场”张可为记不清了,但第一次彩唱登台亮相却成为了她印象最深刻的记忆。2009年的一次演出活动中,张可为第一次戴上了梦寐以求的凤冠,装扮成“杨贵妃”的模样走上舞台,演唱了一段京剧《贵妃醉酒》。“戴凤冠是需要勒头的,用专门的带子把眼角高高吊起,然后戴上很沉的凤冠。第一次戴上的时候很晕,我立刻就吐了。”尽管头晕,但张可为还是坚持走上舞台,表演完了全部的内容。“戏曲演员都有职业道德,我虽然是小演员,但我也知道戏比天大,头晕不能成为不上台的理由。”

  带着这份坚持和执着,张可为逐渐在票友圈里“唱”出了名气。2010年第十四届中国戏曲小梅花比赛里,张可为的一段《贵妃醉酒》为她成功摘得小梅花“金花”奖。一年之后,她又被中国文化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选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的少年代表,向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京剧的魅力。

  艺术特长生 作文写得最棒

  作业做累了就喊喊嗓子,放学后先练完舞剑再回家做作业,京剧伴随着张可为的成长,也为她带来了同龄孩子无法感受的沉淀和积累。演出时每一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和故事,张可为都要翻越大量的资料来查找和求证,因此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平时在学校写作文,不自觉地就把平时看到的内容作为作文素材写进了文章里,所以我的文章经常发表呢。”张可为兴奋地说。记者了解到,张可为在学习上天资也颠覆了常人对于艺术特长生的理解,张可为的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先后获得过“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和第十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省级特等奖。从成贤街小学毕业后,张可为成功考取了第九初级中学实验班,但热爱艺术的她还是选择了学校的艺术特长班。“我在班里担任语文课代表,我要当一名作文写得最棒的艺术特长生。”张可为颇有自信地告诉记者。

  今年9月,这位扮相出众的女生再度踏上演出的征程。她又被国务院侨办选中,作为“中国优秀才艺学生交流团”的成员,随国务院侨办领导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带着演出任务出访国外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有些紧张和兴奋,但我还是会保质保量地完成演出任务。”张可为向记者立下了“保证书”。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作者:上官云  编辑:]

相关阅读